图源:视觉中国
一位研究宋代文学的传统人文学者,皓首穷经一生,恐怕也难以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苏东坡的“朋友圈”是怎样的?而步入数字人文时代,为历史文化名人的“朋友圈”画像,在技术上已非难事,且依托新技术对人文学科的“渗透”,更多学术宝藏正被打开。
循着苏东坡“朋友圈”研究的蛛丝马迹,我们也可以洞察当下文科研究的新趋势:交叉研究,成为一种必须。人工智能哲学、计算社会学、神经美学、数据语言学……在大学,一些新冒出来的或正在孵化的新兴学科无不是对这一点的有力佐证。新技术的发展带来越来越多有待求解的人文、社科领域的新问题。
对大学来说,单一学科已难以招架迎面而来的新挑战,一些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无用”的人文科学,正在学科交叉中产生新的分支,变得越来越“有用”。一批新兴学科正在交叉研究中产生,从文文、文理、文工到文医,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为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赋能”,正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开启新的研究范式。
曾经“式微”的文科,在交叉中强势崛起
岁末年初,正是各大高校紧锣密鼓制定“十四五”规划之时。沪上高校不少学者在为未来文科发展“定向”时,都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交叉。
“一流大学的发展离不开文科,而未来的文科势必在交叉研究中找到新的增长点。”新年伊始,以理工科见长的同济大学就召开了一次全校文科大会。不少学者提及,科技与人文可谓“分久必合”,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不同学科间相融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显现。对大学来说,曾经被认为“式微”的文科,如今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以当前大热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例。在寻找AI应用场景落地的过程中,学者们已然发现,“落地”的过程不仅依赖于技术本身,而且更大程度上依赖于问题导向下的跨学科合作,文科在其中扮演的作用至关重要。
举例来说,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上海能否在“大城养老”上有更大作为,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落地、助推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这不仅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牵引,以新基建开发新场景,而且新技术应用的“终端”始终落于“人”的层面。这意味着,在城市治理方面,需要人口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形成合力,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简言之,需要赋予技术以温度,由此来解决“智慧不养老”或“养老不智慧”的瓶颈问题。
“随着交叉研究日渐成为趋势,不少看似‘无用’的文科也变得‘有用’起来,甚至会直接产生经济效应。”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徐英瑾以苹果手机举例。苹果手机在商业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工程美学的成功。众所周知,乔布斯给苹果注入的
“灵魂”,不仅在于手机功能的先进,更是给用户提供美好使用体验的“完美界面”。这是用工程学的方式,解决了用户的审美需求。用徐英瑾的话说,这类“乔布斯领域”本质上就涉及学科交叉,看似“无用”的文科,实则起着引领作用。
器物史研究被徐英瑾用来作为另一个例证。很多传世器物目前被保存、收藏在各大博物馆。随着数字博物馆的兴起,很多文物也开始“活”起来。但是,器物史的传统研究仍散落在以纸本为主要载体的巨量古籍之中。“这些处于‘二维’状态的器物史研究,在数字人文日渐兴起的当下,不仅要活起来,还要通过文史研究领域内部的交叉,结合全新的方法,让器物史、器物美学等研究,进一步对接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审美需求,将考古、文博与人文地理更好结合,为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源头活水。”徐英瑾直言,“大文科”格局的打造,将让文科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
科技与人文结合,“新文科”建设提速
文科研究必须交叉,和“新文科”建设的提速直接相关。
“‘新文科’之新首先在于新科技发展与文科融合引致的文科新增长点和传统文科专业、课程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换代。”就在不久前,山东大学校长、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樊丽明以公开撰文的形式,对“新文科”的时代需求和建设重点作了重点解读。她观点鲜明地指出:中国建设“新文科”的核心要义是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促进文科发展的融合化、时代性、中国化和国际化,引领人文社科新发展、服务人的现代化新目标。
当前,不少高校在推动“新文科”建设的进程中,聚焦文科交叉研究,频频有新落子、新举措。
外语学科是传统的人文学科,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下,未来的翻译该何去何从、人工翻译是否会被机器取代?语言教育如何与人工智能融合嫁接出“新果”?对外语人来说,这些问题不仅是学术层面的关切,很大程度上也是事关学科和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新成立的数字人文与语言智能实验室、语言数据与智慧教育研究中心、语料库研究院等,都代表着学校在顶层设计层面的全新考量,推动语言数据应用落地、教育智慧化发展,以及推动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等。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直言,当今的外语教育正不断与不同学科领域发生着融合。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是上外未来发展中一个重要起点。在办学层面,学校不仅关注如何把对传统语言翻译人才的培养推向卓越,同时也关注与人工智能领域密切相关的神经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语言数据科学和语言智能等,通过整合学校资源,实现跨学科资源整合,服务于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
主动“破壁”,收获全新样式的学术成果
以苏东坡“朋友圈”的由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方笑一介绍,目前,哪怕是在传统文史哲等人文学科的内部,越来越多的学者也正在主动“破壁”: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在交叉研究中开启新的学术研究之路。
实际上,对苏东坡“朋友圈”的构建,这类关系型数据库的构建正是当前数字人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苏东坡的一生中认识哪些人?分别和哪些人有重要通信来往?同期和这些人有来往的还有哪些政要和文化名人?在传统史学研究的基础上,以数字工具挖掘当时的人物关系图谱,或会形成新的研究课题,获得新的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历史GIS,即历史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开始被越来越多新生代的青年学者所使用。把传统的历史人物、事件信息和地图相结合,这种以
“空间、图像、可视化”为特征的超文本历史表述,完成的很多工作都超越了传统人力所能完成的范围,开启了全新的学术研究场域,也意味着会收获区别于传统史学的全新学术成果。
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徐英瑾认为,当前的文科研究不仅在与多学科的交叉中迎来全新的研究方式,以新钥匙打开新的学术世界;另一方面,能否掌握新钥匙、在学术研究上成功跨界,对学者本人来说则意味着挑战。以徐英瑾目前从事的人工智能哲学为例,除了传统的哲学功底,人工智能技术所涉及的算法、逻辑学、语言学、神经学等,这些听上去十分“高冷”的学科,对从事这一交叉研究领域的学者来说却成为必须的知识储备。“交叉研究的前景很美好,但要成功实现跨界这一跃,实则不易。”徐英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