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的世代相传,不是同一个东西、同一种方式永远不变的传下去”“不是一个地方申报成功了,这个项目就成了他们独有的传统……”“上图讲座·非遗大课堂”日前正式开课,由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带来的首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与实践》令人耳目一新。不少读者感慨:没想到关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我们还有这么多误读。
今年是中国昆曲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10周年。在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上海图书馆携手相关单位,共同推出“上图讲座·非遗大课堂”系列讲座,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建立一个公众可以深入学习和系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放式大课堂。
在首讲中,非遗专家项兆伦为听众讲述非遗的概念及十大门类,进而通过案例讲述中国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形式方法,以及当下非遗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曾几何时,抓紧时间抢注非遗的观点十分流行。标志性的事件是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消息一出,不少国人对此耿耿于怀,认为“我们的非遗被别人抢走了”。讲座中,项兆伦特别澄清了一个误区:非遗的申报与商标注册、原产地标志和专利申请等不一样,没有排他性,不问出处,不问最早出处,没有“抢注”一说。“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交融中,很多文化遗产是多个民族、多个区域共同享有的,或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比如,我们有送王船的非遗,马来西亚也有送王船的非遗,可以各自申报,也可以联合申报。”项兆伦表示,在申遗的问题上,抢注、抢报、抢夺文化遗产,争夺所有权、争夺发明权、争夺文化主权、别国申遗导致我国文化遗产他国化,这些说法都是不科学的。文化遗产在一个地方的存续,与有没有申遗,没有什么联系。遗产的申报,本质上是为了提高遗产的可见度,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并增强保护遗产的自觉性。
说到非遗传承,许多人想到的一个词汇是原汁原味,然而项兆伦却指出,非遗不是静止不动的,它的“世代相传”,不是同一个东西、同一种方式永远不变地一代一代传下去,而是文化传统在一代代人的能动实践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创造。时代在发展,环境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每一代乃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体验和认识,有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活力,正因如此,才有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才有文化多样性的出现和丰富。项兆伦在讲座现场展示了陕西绣娘与设计师合作的虎头纹样的刺绣眼罩。原本充满民俗风味的虎头鞋,将上面的虎头刺绣做到眼罩上,便成了“一罩难求”的“国潮”商品。在他看来,非遗保护应该“见人、见物、见生活”。所幸,如今越来越多的优秀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进入教材;年轻一代传承非遗的热情亦明显提高。活力再现的非遗对于弘扬优秀道德价值、培厚社区文化积淀、培育良好民风习俗、助力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透露,“上图讲座·非遗大课堂”2021年度拟推出六讲,未来还将陆续邀请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国家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巡视员马盛德、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谷好好、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巴莫曲布嫫、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勤建前来授课,提升人们对非遗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