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自去年11月起闭馆修缮,已基本完成外立面修缮。 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静安区老成都北路7弄30号,百年前的南成都路辅德里。两排东西走向的砖木结构石库门里弄建筑完整保留了1915年建筑始建时的历史风貌。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承上启下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辅德里石库门的客堂间召开。
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第一次提出党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第一次提出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民主联合战线的思想,第一次公开发表《中国共产党宣言》,制定第一部《党章》,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青少年运动和妇女运动提出要求,第一次明确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第一次明文提出“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这七个“第一”,为中国革命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与中共一大共同完成党的创建任务。
当下,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自去年11月起闭馆修缮,已基本完成外立面修缮,并将对部分展陈调整优化,积极落实“红色遗址保护、红色基因传承、红色品牌打造”三大行动,以全新面貌迎接建党百年。
据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尤玮介绍,在原有史料基础上,改陈后的展厅将更着重展现历史脉络和过程,更生动地讲述中共二大召开前后的故事。
“1921年7月23日一大开幕,1922年的7月23日恰好是二大的闭幕日期,正好相隔一年。这一年间,也是我们党开始艰辛探索的过程。这一部分的展陈内容将更为丰富。”
据透露,展陈也将丰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秘密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所在地的相关内容。彼时,李达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任宣传工作负责人,当时在其寓所中编辑出版了大量进步书刊。在15种理论书籍的封面上,都印有“人民出版社”这样一个名字。也就是说,中共二大会址也是最早的人民出版社编辑部所在地。
场馆修缮方面,将严格遵循“修旧如故”原则,以中共二大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的客堂间地板为例,修缮中进行工艺创新,加厚了水泥层,辅以防水层包裹,全部换成新的木龙骨,木料选择上也选用了硬度大、和石库门相得益彰的杉木。
延安路上标志性的八扇石库门,也因房屋松动沉降而产生裂缝,修缮中使用水泥灌浆法进行修补,还原百年前风貌。门楣上的刻字,根据残存笔画找到这门手艺的传承老师傅,在原有画笔材料基础上改进技艺重现风貌。
场馆内部,将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布置序厅宣誓区陈列,突出仪式教育规范性与神圣感。并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会议原址二楼区域。
“我们修缮旧址,也是为后人当好文物的守护者、党史的研究员、理论的宣传兵。”尤玮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