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不及送女儿上学,不然我就迟到了。”今天(2月22日)是开学第一天,也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钟鸣医生吉林战疫归来后的返岗首日。早晨7点多,他回归“阵地”——中山医院10号楼重症监护室(ICU)。
作为上海最早援鄂逆行者,今年1月,钟鸣再度出征,受命前往吉林长春参与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救治。连续两年,他都因抗疫缺席了春节与家人的团聚时刻,回归后又立即投入了工作。他说,当医生最大的成就感是看见患者回归“日常”。当然,“上班”也是他的日常,最踏实的时刻。
“有患者住了半年,几近生死,出院前稳定了,对我们来说这是最好的鼓舞。”今天上午,钟鸣7点多就到监护室交班,去吉林前的几个老病人还在病房里。
吉林战疫3周,钟鸣于今年除夕前返沪,直接进入健康医学观察隔离点,直到昨天“出关”,今日回归本职岗位。“不休息调整下?”面对记者提问,钟鸣说,我最踏实的状态就是回来上班。
去年驰援武汉,今年奔赴吉林,两次经历,成为他接受采访绕不开的话题。
“吉林的具体工作与武汉没太大区别,但有一点,正因为经历了武汉战疫,又有了回来后在上海积累的经验,我的心里更有把握。甚至,我们的救治工作更有预见性,有方向性。”钟鸣说,也因此,在吉林的救治工作开展得更为高效。
作为重症医学专家,钟鸣在吉林投入的是危重患者救治,“老年人特别多,病情进展很快”。令他欣慰的是,在他离开长春之际,这些患者的病情已趋稳定,“可以坐着吃东西,有亲人来到病房边陪护”。这一幕幕,钟鸣记在心里,他说,对医生来说最欣慰的,正是病人可以回归日常生活。
经历疫情,更让人珍惜“日常”二字。对钟鸣来说,他的日常就是“上班”,回归正轨的日常。
“无论是武汉,还是长春,都让我对工作有了更多想法。”整整一年的抗疫经历,让钟鸣对学科发展有了新的沉淀,基于临床的科研课题同步推进。“抗疫成功与否,关键还是看‘科技抗疫’。我们之前已经做了一些前期工作,但如何从生命科学层次来理解重症、危重症患者的身体变化,需要抓紧时间整理出来。”
钟鸣还是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每周要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和市疾控中心开会。据他说,上海市级专家的交班已经排到了今年3月底。
“每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都是重症学科发展的好契机。汶川地震时,重症医学科走到医学历史舞台前,新冠肺炎抗疫,这个年轻的学科再度迎来发展良机。去年,学科已专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今年我们科室就准备招录5名规培住院医师。”钟鸣说,已在修改的几篇论文中,有涉及新冠重症救治的内容。
至于迟迟没吃上的那顿团圆饭,钟鸣说,周五就是元宵节,会和家人一起度过,前提是没有特殊情况。“随时准备应对”,似乎是这名战疫者的常态。
图:袁婧 张欣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