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人头攒动,游人如织,在百年历史建筑南京大楼的三楼,一位顾客被窗外的繁华景象所吸引,打开窗户,将手机探出窗外拍照,但他可能不知道这一举动将对楼下来往的人群带来高空坠物风险隐患,同时南京大楼数字孪生系统也第一时间检测到开窗行为所带来的隐患,自动向店内保安手环告警,此时整座大楼的数字生命体征也产生了影响。当保安前往现场处置后,数字孪生系统随即显示窗户关闭,大楼生命体征恢复至健康状态。这是上海以一栋楼为城市最小管理单元,对城市数字化治理转型的最新探索与创新实践。今天(25日),上海城市最小管理单元数字治理成果发布会举行。本次发布不仅是上海进一步探索夯实街镇村居等基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也是城市智能体在上海落地的首个创新场景;多方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发布仪式,宣布未来将携手打造100个上海城市智能体创新场景,发展100个城市数字化转型伙伴,从城市数字化治理切入,带动经济与生活数字化,全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城有千万楼,楼是最小城”。截至目前,上海市有600多万辆动车、480万栋建筑物,4.75万幢高层建筑,24万台电梯等,这些都是城市运行管理中的最小单元。作为全国“一网统管”建设的引领者,上海一直在积极探索城市数字化转型下的数字治理新理念与新方法。如何让更多政府管理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集成、共享、融合,是摆在上海推进数字化治理面前的首要问题。
在上海市城运中心的指导下,黄浦区与华为联合创新,选取南京大楼作为城市数字治理最小管理单元进行试点,基于城市智能体参考架构,融合华为云、大数据、AI、边缘计算、5G等多种先进技术,共同打造了1:1“活”的大楼数字孪生。该系统在静态建模基础上,通过叠加多维实时动态数据,支持以生命体、有机体这样的视角对大楼进行感知和管理,并且构建了系统化的数字生命体征,实现城市运行管理的实时预判、实时发现、实时处置。
黄浦区高楼林立、商业繁荣、人口密集,作为特大城市的中心区域,城市治理工作面临新挑战、新机遇。本次创新实践通过解剖楼宇这个城市最小管理单元,优化闭环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与市场主体有机联动的城市数字治理新道路。例如,春节期间的南京大楼顾客盈门,黄浦区城运中心感知到客流量已达中高风险等级,随即发布大客流预警,同时向南京大楼数字孪生系统发送配套处置通知。店内安保经理通过手环收到消息,立即组织安保人员,配合启动客流管控预案。安保经理落实相关处置后,向区城运平台反馈形成闭环。这呈现出了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上下贯通、相互联动的协同工作模式,实践了从岗位责任闭环、市场主体闭环、城运闭环、应急处置闭环到两网融合闭环的“五级闭环”管理新机制。
作为城市最小管理单元,南京大楼的市场主体既是本次创新实践的实践者也是受益者,通过大楼数字孪生系统解决了市场管理的日常需求,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并在城市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实现社会利益与市场利益的双赢。例如,消防安全是市场主体管理的重中之重,南京大楼内部有众多会议室、电梯间等封闭区域,存在由吸烟、线路老化等引起的消防隐患,通过数字孪生系统能及时识别并产生告警,利用手环通知店内保安前往现场处置。南京大楼作为南京路步行街的重要商铺,也承担着门前管理责任,包括维护市容市貌,制止共享单车违停、堆物等,如今大楼数字孪生系统能智能识别这些场景并推送告警给保安,以便第一时间处理,完成闭环。
基于城市智能体建设,使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支持城市运行管理活动中的各级主体责任层层压实,从而实现城市数字化转型下的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在这种创新模式下,实现从一栋楼到一条街、一个区、一座城,从而将上海打造成为完整的数字孪生城市。真正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