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歪了的“小树苗”如何扶正?尽早评估尽早治疗,让错合畸形远离美好童年-LMLPHP

一棵小树苗如果没有向正确的方向生长,一开始的时候轻轻一扶,它可能就正了,一旦等到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的大树,想要掰正它,就会变得异常艰难。

孩子的牙齿也是如此,一旦萌出位置不对,长出的方向不对,此时给它稍稍加上一把力,就很容易诱导它回到正确的位置,这样,牙齿就能沿着正确的轨迹继续生长。

长歪了的“小树苗”如何扶正?

孩子口中的“小树苗”为什么会长歪呢?原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活跃阶段,牙齿能否茁壮成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一是先天的遗传因素,二是后天的疾病、营养不良、替牙障碍等影响,三是不良的口腔习惯、例如吐舌、吮指、口呼吸等,同样会对孩子的牙齿、颌骨与咬合的发育产生影响。

由于以上因素导致的牙、颌、面畸形,一般称之为错合畸形。

从牙齿萌出,到乳牙恒牙的交替,再到恒牙的生长,儿童牙齿和颌面部一直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及时发现并阻止以上不利因素,对于“小树苗”的长势至关重要。结合替牙期儿童颌面部生长发育较快、口腔组织可塑性强、生长主要在夜间进行等规律,利用孩子身体自然生长的力量早期矫正,将牙齿、颌骨恢复到正常位置的方法,就是口腔医学上的“咬合诱导技术”。

专家建议:

儿童7岁之前应检查和评估口腔发育情况,对于常见的“地包天”“龅牙”牙列拥挤、深覆合等常见的错合畸形,早期咬合诱导具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最熟悉的“陌生人”——深覆盖

说起深覆盖,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是说起“龅牙”,肯定是无人不识。专业上来说,上前牙切端至下前牙唇面的最大水平距离超过3毫米,称为深覆盖是一种常见的错合畸形症状。

造成儿童“龅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长期的吮指、咬下唇、舔上前牙、口呼吸等不良习惯,都给上前牙长期施以唇向推动的压力,很容易使上前牙唇向倾斜,同时下前牙舌向倾斜、拥挤,从而造成前牙覆盖过大;先天缺失下前牙、乳磨牙早失、替牙或萌牙的局部障碍等,都可能造成前牙覆盖增大;另外,遗传也是孩子出现“龅牙”的因素之一。

对于深覆盖早期诱导,不仅可以让牙齿回归原位,还能利用生长发育的潜能,促使颌骨协调发育,并为引导颌骨生长提供机会,从而引导恒牙萌出至更合适位置,改善外观,达到牙、颌、面的统一和谐。

专家建议:避免龅牙,要克服不良习惯

1.改掉不良习惯:不吸吮唇、舌、颊部软组织;不咬铅笔、手指等异物;不用自己的牙齿当工具,用牙去嗑坚果壳、螃蟹腿等;避免用嘴呼吸的习惯。

2.锻炼咀嚼功能:让孩子常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丰富的食物,食物不要过于精细,这样有利于牙齿的自洁,不易患龋病,且能促进口腔颌面的生长发育,促使牙齿排列整齐。

3.正确使用奶瓶:使用奶瓶时家长要扶住奶瓶,尽量不要让孩子自己拿,切忌平躺喝奶。1岁半到2岁应停止使用奶瓶。尽量不用安抚奶嘴。

最常见的“捣蛋鬼”——牙列拥挤

牙列拥挤,在错合畸形患者中最为常见,60~70%的错合畸形患者中可见到拥挤的存在。

牙列不齐不仅影响孩子颜面部生长发育及美观,还会影响患者正常的口腔功能;牙拥挤错位时,由于不易自洁,可引起龋齿、牙龈及牙周炎症,同时,错位的牙齿因咬合异常而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更有甚者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社交及心理健康。

牙列不齐出现后,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早期矫治,避免其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咬合诱导和正畸治疗的最终目标都是建立恒牙列正常的咬合关系,但是,咬合诱导需在生长发育期进行,通常在乳牙期和替牙期进行,而正畸治疗一般都是在恒牙列完全建成时进行。

专家建议:避免牙列拥挤,要注重行为管理

1.正确刷牙:保持牙齿健康,可避免因乳牙龋坏导致过早脱落,在恒牙萌出时失去导萌作用,使恒牙出现错位或无法萌出的现象,或者因为出现间隙不足,产生拥挤错位等现象。

2.纠正不良习惯:家长要观察孩子咬嘴唇、吮指等不良习惯,及时纠正。

3.锻炼咀嚼功能:适当的咀嚼刺激对颌骨的发育是十分有益的,家长可适量替孩子准备一些耐嚼的食物,如含粗纤维的蔬菜、坚果、红薯干、肉干等。

最难缠的“叛逆者”——地包天

所谓“地包天”,口腔专业上叫作“反合”。“地包天”儿童与正常儿童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前者的面中部平坦或凹陷、下颌前突,或者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出现“地包天”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遗传,如果家族中有类似情况,遗传的可能性较大,另一种则是后天获得,如不良的喂养姿势,不良的前伸下颌习惯、口呼吸习惯,严重龋齿导致多颗乳磨牙早失而不得不长期使用前牙咀嚼等都会造成“地包天”。

一般建议孩子4岁到4岁半矫治乳牙期“地包天”,在口内戴一个可以取下来的“牙套”咬合诱导,治疗通常持续3到6个月,主要目的是改善孩子面型的发育。替牙期可以使用功能矫治器早期阻断,避免颌骨畸形发生或减轻畸形程度。恒牙期矫正一般是在12岁以后,相对来说矫治难度大、时间长,费用也会较高,且面型改善效果没有乳牙和替牙期矫正理想。

专家建议:避免地包天,关注幼儿口腔行为

1.使用正确的哺乳姿势,尽量少让婴儿平卧时自抱奶瓶吸奶。

2.对于有咬上嘴唇或下颌前伸不良习惯的幼儿,应及早进行干预,改正不良习惯。

3.有乳牙不掉或因意外过早掉牙的情况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拔除滞留乳牙,保持早失乳牙间隙,恢复早失乳磨牙的咀嚼功能。

4.定期口腔检查,预防造成其它口腔疾病如合创伤等的发生。

最要纠正的“坏习惯”——口呼吸

人在安静时的呼吸气流,绝大部分应该通过鼻腔,如果气流通过口腔且超过25%—30%之间时,则为口呼吸,属于一种异常呼吸状态。

口呼吸可分为病理性和习惯性口呼吸。腺样体、扁桃体肥大以及过敏性鼻炎、鼻甲肥大等鼻咽部疾病会导致口呼吸,另一种口呼吸为习惯性,既往有鼻咽部疾病和口呼吸,疾病经治或自愈后口呼吸仍存在,成为一种不良习惯。

长时间的口呼吸会出现典型的口呼吸面容:如上唇较短、开唇露齿,牙弓狭窄、牙列拥挤、下颌后缩;还会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全身发育异常现象。

专家建议:避免口呼吸,疾病出现须重视

1.及时治疗和控制鼻炎、扁桃体腺样体肥大等疾病

2.纠正口呼吸不良习惯,加强肌功能训练

3.积极治疗口呼吸产生的牙合畸形。

守护儿童口腔健康,需要孩子的配合、家长的帮助和医生的指导,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颅面和口腔的结构在不断变化中,所以要定期复诊来观察口腔健康状况,以便医生了解情况并定制下一步的防治计划,所以家长不能因为图方便,而放弃定期复诊。

即使治疗完成,因儿童处于发育阶段,因此仍需定期复诊,减少复发和出现新问题的可能。总之,利用儿童生长发育特点早期诱导,就能让牙齿健康成长。

图源:pexels

02-28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