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方寸间一览千年。作为全国政协文艺界委员中少数专注于博物馆业的研究者,在沪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安来顺始终关注着文博行业的机遇、变革和挑战。
“过去一年多来,疫情给博物馆业带来深刻变革,一方面是向社会开放的功能受限,另一方面许多博物馆以‘云观展’等多种方式满足公众需求,文化的慰藉和鼓舞让社会更坚韧,这也激发了博物馆新的文化潜能。”安来顺告诉记者,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他将进一步关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博物馆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文化驱动力。连日来,他还在政协委员读书群中与其他委员切磋交流,进一步完善提案。
安来顺介绍,去年他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全球博物馆、美术馆的跟踪调查。据预测,疫情可能导致全球13%的博物馆永久关闭。9月调查数据也显示,全球已有6%的博物馆永久关闭,18%挣扎在“生死边缘”。去年全国两会上,安来顺递交了关于激发博物馆新的文化潜能的相关提案,建议总结博物馆数字资源开发、现代科技运用的有益经验,助力数字化建设,全面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服务水平。
“今年我准备了一件提案,在去年调研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推动更具体问题的落实。”安来顺表示,当前博物馆业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其文化潜能已得到广泛认可,比如心理疗愈功能、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新的文化交流方式等。他建议,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不妨在博物馆内设置“荣誉市民空间”等怀旧空间,邀请小朋友当志愿讲解员,让讲解活动成为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此外,博物馆还可以探索整合艺术机构和慈善机构等社会资源,针对残疾人等群体的需求建立服务机制,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履职的同时,安来顺已在国际博物馆协会和中国博物馆协会任职逾十年,他始终坚持理论研究和实地走访相结合,并在全球博物馆业的交流中汲取养分。在以前的全国两会上,他关注过博物馆数量快速增长引发的“成长的烦恼”、博物馆探索低碳发展、城市建设中考古前置制度化等热点问题,均得到相关部门重视。
2019年底,安来顺来到上海大学任教,进一步将委员履职、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在他看来,上海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也为博物馆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去年12月,首个全球性博物馆研究与交流机构——国际博物馆协会国际博物馆研究与交流中心在上海大学成立。安来顺透露,今年该机构将继续参与对全球博物馆、美术馆的跟踪调查,并为疫情影响下博物馆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