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界在文化进万家、艺术下基层过程中如何利用乡土文化,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脱贫攻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既要从物质形态的角度对乡土建筑进行保护、研究和改造,更要把乡村建筑的文化根脉保留下来、挖掘出来,变成今天我们走进乡村可以感知的一种文化存在,这是艺术学府应有的文化意识和要做的事。
多年来,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社会实践,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如何为乡村建设、修复乡村文化生态而服务,“乡兴艺润——雨补鲁”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曾经的雨补鲁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村落破败。改革开放后,村民外出打工挣到了钱,便逐渐把村里原始的石头建筑贴上了瓷砖,如果当地谁家没有贴瓷砖,找媳妇都难。可从传统村落的角度来说,以自然形态所形成的村落建筑风貌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2015年以来,中央美术学院在贵州省兴义市雨补鲁村设立中央美术学院(兴义市)教学实践基地,深度参与其乡村建设。我们跟村民沟通,改造建筑内部空间,让村民享受现代生活;保留建筑外部风格,把传统风貌延续传承下去。如今的雨补鲁村基础设施完善,又传承了特有的古村落文化特征,孕育出更大的发展潜能。
2016年,中央美院全面启动了“乡村美绘”互动工作,项目选在北京怀柔的大水峪村。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材料工作室主任吴啸海带着学生和部分年轻老师进村,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村民、村委会、村干部的想法。村里有一户姓杨的老乡,是放羊的,大家都叫他老羊倌。当中央美院的师生们问他希望在墙上画什么时,他说:“我一辈子放羊,从小时候就放羊,现在时代不同了,还是喜欢。”于是师生们根据山形地貌,参考刘继卣先生画的“鸡毛信”,把里面民兵的形象画成他现在的形象,小羊倌的形象画成了他小时候的形象,老乡开心得不得了,每天都会在壁画前给人当导游介绍说:“这画的是我。”
在范迪安委员看来,这些实践说明美术和美术教育,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历史任务面前是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美术教育应该和我们今天的经济社会发展、城乡文化建设特别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范迪安说。
在今年的“两会”上,范迪安委员提交了关于加强“美育学”学科建设的提案。
范迪安表示,美育在培养高端艺术人才、提升全民审美素养、塑造青年一代美好心灵、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须着力加强的重要工作。范迪安建议,在“艺术学”门类中设立“美育学”学科,下设艺术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美育学理论四个专业方向,并通过“美育学”学科建设,推动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和美育理论研究。
综合自:人民网、中国美术家协会官网
图片:人民网、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