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夜话》 张翎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交通闭塞的小山村里,骗婚的“传统”被一代一代沿袭,女性不断地被欺騙、被辱骂、被囚困、甚至像牲畜一样被驱使。有人选择苦熬,把人生当作一盘棋局,从家庭生计到儿女婚姻,从哺育婴孩到操持丧葬,她们步步算计日日操心,吊着一口气把日子撑下去;有人竭力逃跑,心心念念盼着出人头地逆天改命,却依然无法摆脱原生家庭的不尽索取和故土乡邻的审视目光。两种截然相反的选择,却承受着相似的煎熬和痛苦。
电影《唐山大地震》原著《余震》作者、华人女作家张翎用小说记录了这些真实的伤痕,她以现实为蓝本,抱着深沉的人文关怀,在新作《廊桥夜话》中书写底层女性挣扎又矛盾的生活轨迹。如导演冯小刚所说,她“持续直视生命褶皱深处的创伤和疼痛”,以其特有的方式叙述出对于生活的谛听、审视和思索。而这一次,张翎藉由虚构的故事还原被损害的底层女性的一生。一个家族,三代女性,张翎通过书写四个女人近百年的命运回旋,揭开聚光灯之外底层女性不为人知的困境。
从受害者到同谋,她们彼此同情又互相伤害
故事发生在浙闽毗邻之地的五进士村,它有与众不同的绿,也有难以挣脱的穷。世俗婚恋观里,这座破落山村的男人是娶不到媳妇的——他们在城里既没房也没车,允诺不起一个不愁吃穿的好日子。于是,骗婚逐渐变成家家户户争相“效仿”的伎俩,张翎笔下的主角——杨家也不例外。
▲浙南小山城
杨家三代儿媳的进门,都与“瞒”和“骗”脱不开关系:婆婆是被媒人骗进村的,踏入杨家门就像被押进监牢,不得不满足杨家人繁衍后代的要求,每日为无穷无尽的农活、家务活奔忙;李月娇则是在情窦初开时轻信了丈夫的空头支票,直到转了三趟车步行数公里后她才发现丈夫杨广全家徒四壁,连被当作彩礼的手表都是借来的;到了越南媳妇阿珠,已经成为婆婆的李月娇成为了丈夫和儿子的同谋,他们以“每年带媳妇回越南探亲”作为条件将彩礼砍价至五千元,可事实是,阿珠生完两个孩子后仍没出过五进士村。
故事是虚构的,人物却有原型,张翎在与友人的交谈中听闻其母亲被骗婚的经历,以此为源头创作出这首底层女性的悲歌。
不论是故事里的五进士村,还是现实中被绝美山景环抱的浙南村落,骗婚的闹剧都在持续不断地发生,山里的人们心照不宣地向山外的女人隐瞒穷困潦倒的生活,用各种天花乱坠的语言包装美好的未来。在他们看来,“画饼”稀松平常,可对于被欺骗的女性而言,却是一辈子无可摆脱的身心煎熬。
张翎曾轻叹:“贫穷使人麻木。”受害者们不仅逐渐麻木失去痛感把日子熬了下来,甚至被驯化成了父权家庭的同谋。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小山村里的女人们终日为家庭的生存疲于奔命,物质条件的窘迫和所受教育的匮乏导致她们一点点变得麻木残忍。她们同情着彼此的遭遇,却又不自觉陷入传统家庭伦理的圈套,从受害者长成共犯,一轮又一轮的恶性循环,把命运系成一个死结。
是女人也是母亲,母亲的一半却永远是赢家
相较于杨家三代儿媳,流淌着杨家血液的女儿阿意无疑是幸运的,在母亲李月娇的强势支持下,她一路念到博士,不仅走出了小山村,还飞到了遥远的法国,成为一家生化实验室的研究员,逐渐展开自己的科研事业。可是,当她带着丈夫和继女回乡探亲时,仍然能清晰地感知到原生家庭乃至这片故土埋伏的处处羁绊。
▲作家张翎
哥哥埋怨她一路念书花去家里大半积蓄,让他迟了整整九年才攒够钱成家立业,长期压抑心中的不平终于在酒后全数吐了出来;父亲悄悄替她准备好给送给两个侄儿的红包,用他的周全和体贴,责备她的欠缺和毛糙,小心翼翼地提醒她:你欠了阿哥。
人人说她是书写历史的女状元,或者说,她就是历史。可当她回到故土,迎接她的不是亲热的拥抱和问候,而是满天飞的闲言碎语——只因她和一个带着女儿的外国男人结了婚,当了后妈。热闹又隆重的接风宴席上,乡邻们堆满笑脸极尽赞美,甚至要凑钱抵了这场盛宴的花费,暗地里却以阿意“飞黄腾达”值得修一条“天意路”为由要杨家人出钱修路。
阿意像母亲所希冀的那样,用知识改变了贫穷的命运,走出小村看见更大的世界,可是,她没能摆脱被凝视、被剥削的命运。张翎以熟稔的笔力点出了母亲复杂微妙的心理——她的心给劈成了两半,一半是女人,一半是母亲。作为女人的那一半,她理解阿意内心的委屈和不甘,更支持女儿的一切选择;作为母亲的那一半,她想要维持家庭的平衡,要求女儿的反哺和补偿。
“最终是母亲的那一半赢了。母亲的一半永远是赢家。”当母亲借父亲之口请求阿意出钱帮助阿哥的时候,母女之间的信任也就崩塌了。母女之间,既流淌着深沉的爱与疼惜,也布满了数不尽的指责和怨怼,物质生活的重压、传统家庭乱麻般的利益纠葛、世俗的眼光都在考验着母亲和女儿之间脆弱的共情,以至于矛盾频生,爱也渐渐远离。
被困在贫穷的旋涡里的底层女性们,不仅遭受男性的欺骗和驱使,还要承受与自己同病相怜的女性的为难和羞辱。损害她们的,不单单是望不到头的贫穷,更是婚姻围城里的背叛和父权结构中的话语体系。
《廊桥夜话》里,除了有听见、看见不幸之后的唏嘘和慨叹,更有追问不幸之源的有力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