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类化和人类机器化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要正确地看待人文社科在能量守恒的调节钮作用,让冰冷的科技变得有温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彭青龙教授认为,在互联网时代,需培养人文属性和工具理性兼具的新文科人才,这类人才的核心素养为专业的本色、人文的底色、社会成色和工具特色。
在多学科融合趋势越来越强烈的当下,如何创新并平衡人文学科与其他领域学科,已成为业内关心热议的话题。日前,上海高校外语界2021迎春座谈暨外语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多位外语专家学者围谈。他们尤其建议新外语人才应注重相邻学科,特别是中文以及人文社科和相关学科和科学技术的向度。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单一的学科已无法解决更多的问题,学科的更新和融合已经势在必行。”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贇有一个观点,新时代的外语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科的更新融合,包括在新技术革命之下,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理科实现交叉融合;传播好中国的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交融;培养适应全球新格局的高素质国际专业人才,实现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
新时代的外语教育教学何去何从?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上海时代教育出版研究中心理事长庄智象提出,外语教育如何高质量发展,如何更有力地支持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是当下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讲师朱绩崧直言,目前外语专业面临生源质量下降、教师评价标准单一困境。他提出一个设想,“比如在复旦大学创设实验班,由外语专业主办,文科其他专业协办,恢复并加强对哲学、政治、经济等学科的学习。同时实验班的学生古汉语也要学得扎实。外语人才要胸怀全球、面向未来,一定要扎根在热爱祖国文化这个原点上。”
“横向上视野较广,纵向上在某一领域造诣较深,兼顾广博度和精专度的人才。”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魏育青,抛出“T”字型人才”概念,在他看来,这类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增强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和职业生涯中的灵活度,也有利于科研和学科发展的互补融合。“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对外语专业带来巨大挑战,外语人才不仅要有既宽又深的知识技能,更要具备追求变化、突破变革的意识,培养内在的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