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同学们都不和我玩!”当娃遇到社交问题,父母究竟该怎么做-LMLPHP

前段时间,知乎上一位妈妈的“求助信”,刺痛无数网友。

起因是她4岁的女儿特别害怕与朋友“绝交”,一旦小朋友说“不和你玩了”就会焦急惶恐,甚至嚎啕大哭。

长此以往,小朋友都拿准了她的“软肋”,常用这句话来“要挟”她。

为了不被“绝交”,女儿就只能“乖乖听话”:

自己很喜欢的玩具,拱手让人;

明明可以轮流当“公主”,每次却只得被迫做“女巫”;

甚至被要求当众学狗叫,女儿也照做了.....

作为母亲,每每听到女儿哭诉“妈妈,他们都不和我玩”时,真是既心疼又无措。

这样的事,你家娃有没有遇到过?

日前,有网友也在微博上发帖:

“妈妈,同学们都不和我玩!”当娃遇到社交问题,父母究竟该怎么做-LMLPHP

其实,在孩子的世界里,很多都会遇到这样的苦恼。

人类学家劳弗说:“人是群居动物,如果离开族群,将难以生存。”

孩子3岁开始有社交意识后,便想通过交朋友找到自己的“群”,当他们被朋友拒绝后,害怕被孤立、害怕不被接受、害怕失去朋友这类的感觉和担忧,容易让他们变得“讨好”,更会让他们第一时间想要向父母寻求帮助。

如果此时,父母不能及时共情孩子的内心感受,关注孩子的社交需求,给与正确的帮助和引导,无疑是给孩子心头“再插一刀”。

三种回答,影响孩子的一生

当孩子在社交中遭受拒绝,或被冷落孤立时,父母的第一句回答至关重要。

因为不同的答案,会传递给孩子不同的社交思维,甚至让孩子步入不同的人生轨迹。

而这些常见的错误回答,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杀伤力”。

01

“不玩就不玩,我们不稀罕。”

有些父母总是抱着“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主”的心态,对孩子是否可以结交到朋友不以为意。

“妈妈,同学们都不和我玩!”当娃遇到社交问题,父母究竟该怎么做-LMLPHP

但其实,朋友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孩子对友谊的渴望与需求与生俱来,早至1到2岁,儿童就已经能形成初步的“友谊”的概念了,在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就能知道谁是他们的朋友,并寻求与这些特定同伴的交往。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

同伴群体对儿童的发展,起着与父母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作用。

孩子需要朋友,就像鱼需要水一样。

当孩子向父母求助,父母却不以为意,用“我们不稀罕”、“那我们也不和他玩”的态度,忽视孩子对社交、情感的需求,就会把孩子变成一座孤岛。

孩子在父母那里无法获得有用的帮助,便会用自己的方式来维系所看重的友谊,一旦方式不当,更多的伤害就会接踵而至。

02

“就你这样,谁会和你玩?”

有些父母漠视孩子的社交,可也有些父母过度“在意”孩子的交友。

他们希望孩子聪明外向,能有一群小朋友围在身边,是“小群体”中的“孩子王”。可一旦孩子未能如愿受欢迎,他们就会对孩子的表现失望。

有网友曾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童年经历:

上小学时,他放寒假后跟随妈妈回姥姥家,看到姥姥家附近的小操场里有许多年龄相仿的孩子聚在一起玩耍,他也想加入,却被小朋友们拒绝。他委屈地哭了,可小朋友们依然不为所动。

当他哭着问妈妈:“为什么他们都不和我玩,还说不喜欢我。”

妈妈却嫌弃地说:“你哭哭啼啼的,谁会和你一起玩!”

其实很多父母都是“恨铁不成钢”,但孩子在社交中被拒绝,已经很委屈了,这时作为“保护伞”的父母,如果将孩子被拒绝,归咎到孩子身上,无疑让孩子的痛苦“雪上加霜”。

“妈妈,同学们都不和我玩!”当娃遇到社交问题,父母究竟该怎么做-LMLPHP

这种打击、贬低式的回应,不仅会磨灭孩子的自信,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对交友心存畏惧,变得自卑内向。

03

“你把XX给他,他就和你玩了。”

很多孩子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往往会选择开篇中那个4岁小姑娘的做法——“讨好”。

甚至很多父母会主动让孩子“舍己为人”,来换取孩子的“受欢迎”。

但这种方式换来的“欢迎”,并不是真的友谊,而是一种带着目的性的讨好。

作家蒋方舟曾说“我因为太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了,而成了一个谄媚的人。”

她多次称,自己是“讨好型人格”,活得非常辛苦。

“妈妈,同学们都不和我玩!”当娃遇到社交问题,父母究竟该怎么做-LMLPHP

总是害怕和别人交流时冷场;要不断照顾别人的情绪;从来不敢和别人提真实的意见,都是在一味地夸奖他们,每天笑脸相迎。

在这个过程中,她险些丢掉自己的个性和价值,在社交活动中也更加被动。

当孩子在社交过程中遇到阻碍,向父母发出“求助”信号时,千万别忽视敷衍,更不能贬低责骂,亦或让孩子随意牺牲。

只有正确地引导,才能让孩子在社交互动中游刃有余。

用策略,给孩子的社交“赋能”

当孩子社交“受挫”时,父母简单粗暴的几句回复,并不能解决孩子的“痛点”。

教孩子学会思考、总结、反思的“社交策略”,才能帮孩子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01

共情孩子的感受,明确问题所在

当孩子被拒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认真倾听,给予安慰。

然后和孩子聊一聊关于友谊的话题,让孩子知道怎样的行为能够带来好朋友。友谊的核心是平等,请告诉孩子在交友时相互尊重、考虑对方的意见。

02

让孩子接纳“被拒”

当父母能挖掘孩子被拒背后的深层原因,并用角色互换的方式,引导孩子跳出“困境”,换位思考,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后,负面的情绪便容易释放了。

03

为孩子提供广泛的交友机会

让孩子学会如何交朋友,最好的方法就是练习。父母可以多组织家庭聚会,与有孩子的朋友一起来玩,当大人们都在聊天的时候,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聚到一起。

远离“毒友谊”

在孩子的社交中,比起“交友被拒绝”,有一项更需要父母注意,那就是——“毒友谊”。

网上曾有个新闻:12岁女孩输掉游戏被逼跳河身亡。

这是发生在衢州某小学六年级学生中的一起悲剧:

玲玲和几名同学在闲暇时,玩起一个名叫“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而“大冒险”的内容,竟然是跳河。

玲玲和洁洁成了输家,但是当时大家都没当回事。

谁知有一天,陈某再次提起前几天的游戏,说玲玲和洁洁输了,应该履行赌约。

在这么多同学面前,玲玲被陈某一而再再而三刺激,情绪异常波动。

于是,玲玲和洁洁向村边的衢江走去,途中,陈某又说了刺激性言语。

两个女孩手牵手顺着埠头台阶下水,在水里越走越深。

岸上的同学见势不妙,开始叫她们回来。可是河底青苔满布,两个女孩滑倒后很快被湍急的水流给冲走了。只有洁洁因个头较高,被闻讯赶来的好心村民救起。

父母一定要及时关注孩子的社交圈,尤其是提醒刚刚有了社交能力,开始交朋友的幼龄孩子。

如果孩子在一段友谊中,受伤多、欢喜少,常常情绪沮丧、愁眉苦脸,父母就要多多留意,及时给予孩子引导和疏解。

“童年是经历各种自发体验的过程,既有温暖,也有冲突。孩子只有全然经历过,才能发展出真正理智和自由的心智。”

当孩子社交沟通中受阻,向我们求助时,也正是我们引导他们建立“社交思维”的最佳时机。

你的孩子有过“社交问题”吗?你又是如何引导的?

来源:首都教育、女儿派、 林小暖bella、 小十点

03-13 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