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版了新书《文城》的著名作家余华,前不久在某培训机构演讲“如何在中高考中写好作文”的视频发布后,引起广泛争议。有人质疑“高考落榜的余华,能教得好作文吗?毕竟术业有专攻”;还有声音哀嚎“文学已死”;也有网友认为不应将作家过分神圣化,作家走下神坛来辅导青少年作文,激发年轻人的写作热情,无可厚非。
“不是说作家不能教作文,而是众声喧哗中对写作的功利化态度,值得我们深思。”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方笑一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流行的认知里存在两重误区:一是将语文与文学混为一谈,想当然以为作家一定应试作文写得好,或者作文写得好就有成为作家的潜质;二是中高考命题本身在持续发生变化,力求激活学生的多元创作,一味将文学与选拔人才的应试教育进行僵化的二元对立,并不利于文学的健康发展、创作氛围的培育。“从这个意义来说,余华‘教作文’事件本身更像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观察样本,也提醒人们思考,当下作文教学或者说语文教育,该以何种方式接纳文学;文学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激活课堂。”
持续“唱衰”的背后,是对“作家知名度与输出不匹配”的不满
这一事件持续发酵,某微博大V给余华讲座图片配上“文学已死”四个字,点赞最多的一条评论是:“这就文学已死?到底是你脆弱还是文学脆弱?”
不妨先听听讲座中余华究竟说了啥。他直言,虽没有做过中学老师,但当过作文竞赛评委,也和语文老师有共事经历。余华给出的作文建议包括但不限于:写作要根据阅卷老师习惯来;考生要事先准备好考试素材,多背好的句子;在文章开篇第一句就用上好句子,第二句再切题,文中再出现一两次好句子,作文就能拿高分……讲的是应试作文,又囿于应试作文,粗看之下,这些应试技巧与普通的中学语文老师或培训机构人员传授的要点并无太大差别。
话说回来,曾经高考失利的余华,并非不能为商业教育机构站台,而他多年生活历练与写作积累后,能传递的“干货”含金量却有待商榷。正如某网友辣评“不满大咖作家知名度与输出的不匹配不对等”。
作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教授,余华与莫言等一众作家是同事,但看他台上表现,略显拘谨的念稿、无太多新意的观点,令不少网友直呼“有点失望”“可惜,大材小用了”。
“不谈文学,只谈作文”,流失的不止是学子的创作激情
有个细节是,余华刚一登台,负责串场的主持人就说这场演讲“不谈文学,只谈作文”。这种隐喻道出了应试语文教育的尴尬,也体现出舆论对作家和作文的理解偏差。
其实,中高考作文并不是要学生“掉书袋”,而是要考查学生在有限时间里,围绕特定话题,调动自己的积累、日常生活的思考并组织语言加以表述的能力。如果仅流于各种讨巧的作文技法,也不过是机械地拆解目标,将写作“任务化”“套路化”,有偷懒之嫌。
但余华为学生开课,就真的是加入应试教育“大合唱”吗?也未必,换个角度看,正因中高考作文不容易写得既好看又有意义,所以更需要余华这样的作家参与进来。正如书评人韩浩月所说:网友感叹“余华老了”的语意里,藏着个人对时过境迁的感慨,还有着对一代作家创造的文学黄金时代的怀念。
曾经文学被视为十分理想化的存在,以至于考试作文是考试作文,文学是文学,泾渭分明。试想,本来有写作天赋的孩子,被一板一眼的“套路式写作”方法败了胃口,才是对文学热爱的遗憾消磨,更不利于整体文化氛围的培育。与其质疑余华教作文的行为,不妨思考一下,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写作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融合在一起?
值得思考的还有另一种声音:“写出了《活着》的著名作家都要出来讨生活,盗版害死人,文学确实不能养活人了。”这条评论有数千次点赞,但这又是网友杞人忧天了。上过“作家富豪榜”,《活着》每年仍有数十万甚至百万销量,一年版税收入最高达上千万元……“躺赢”的余华压根不必通过讲课形式“讨生活”。不过,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对余华抱有更高的期待——通过精神启蒙与兴趣引导层面,当代作家能不能在年轻学子心灵土壤里种下更多文学的种子?至少不远的未来,跟风唱衰“文学已死”的洪流里,能多些清醒理性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