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伯礼、钟南山到张文宏……一场新冠疫情,让一群大医跻身 “国民偶像”,成为很多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其实,比让老百姓记住这些大医名字更可喜的是,经历战“疫”大考,很多人养成了一个新的习惯:听专家的话。相信科学、尊重科学、敬重科学家,逐渐步入后疫情时代,新的社会风尚正在形成,而在此过程中,一种新的民生刚需也愈发凸显:那就是高质量的科普。
身处知识爆炸的时代,每个人在知识获取上都处于一种新的悖论之中:一方面,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渠道多了,新的知识貌似不再被传统的“象牙塔”或科研机构所垄断,很快就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另一方面,被形形色色的“新知”所包围,很多时候,人们的脑子不是更清楚了,而是更糊涂了。孰是孰非、孰真孰假,在层出不穷的新知面前,人感到困惑或无助的时候多了。
最典型的,莫过于如今一些老年人的朋友圈。据说,不少银发老人学会智能手机后,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在朋友圈转发各种养生段子。老人们本心纯良,无非是想分享一些科学养生知识,但由于虚假信息、流言甚至谣言甚多,有时竟成了伪科学的“集散地”。
明明是需要被科普的群体,却时常无法被科普的阳光所照耀,帮助老年群体实现 “知识脱困”,高质量科普的意义可见一斑,急需程度也可见一斑。
其实,不仅是老年人,从帮助青少年学习新知识、启迪新思维,到让更多成年人正确理解社会万象、打开高新科技的 “硬核”——往小里说,高质量科普应该是一种精准供给,要不断提高人群覆盖面,及时分享真知、解疑释惑;往大里说,高质量的科普是事关国民素质、事关国力的 “重大工程”。只有坚持日积月累地普及科学知识,把科学新知转化为更多国民的生活新常识和行为新规范,国民的科学素养才会逐步提升,科技强国的“地基”才会更加扎实。
加大高质量科普,亟需掀起一场供给侧改革。当前,一个必须厘清的误区是:高质量科普已经不是小众的追求,而是大众的生活必需品。相比于传统的科普工作,高质量的科普无论是在群体覆盖面,还是在内容的供给方面,都应该有优化、提升。
在这个方面,此次战 “疫”是最生动且最有说服力的案例。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健康科普与医疗救治、疾病预防一起成为“三驾马车”。疫情面前,除了白衣天使勇敢逆行,与病魔奋力斗争,应对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人都是战士,人人都要参战。让每个人都有能力和病毒作战,武器是什么?就是科学知识。也正因此,有一批医生和科学家在奋力投入战“疫”一线的同时,不忘抽身出来,奋战在科普的第一线。在上海,像张文宏、吴凡等一批公卫专家无不是“双线”作战:一方面贡献专业知识,提供筑牢疫情防控大网的真知灼见,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现身主流媒体、出席新闻发布会、借助社交媒体等多种途径,传播权威的防疫知识。从“春节能回家吗” “口罩如何正确佩戴”到“疫苗到底要不要打”……大专家不厌其烦地回答老百姓的各种小问题,把传染病防治的专业知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大众听,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讲科学道理,把权威的声音放到最大,让科学的声音击穿谣言,为千千万万的民众穿上了无形的防护服。
倡导一流科学家躬身科普一线,除了必要的制度安排,社会氛围营造同样重要。以上海为例,目前本市已出台红头文件,将科普与医务人员职称晋升挂钩,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如何让更多忙于埋头写论文的学者、专家愿意抽出时间,主动投身科普事业?除了必要的激励机制,外部生态和环境氛围尤其重要。特别是对上海来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除了一些具有标志性意义和显示度的科学成就、大科学设施,城市科学氛围如何,创新素养如何,很多时候是在细节处彰显的。比如,本地青少年的偶像里,能否少点娱乐明星,多点科学家明星,这就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
图片来源:本报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