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今年清明祭扫第二个高峰日。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全市54家经营性公墓(骨灰堂)共提供网络预约名额107万人,实际预约43.23万人,现场接待祭扫市民 45.07万人、车辆8.45万辆,预约落葬410穴,实际落葬 410穴。
对比2019年清明第二个高峰日的历史数据,记者发现,人、车流量和落葬数均有所下降,分别为同期的45.3%、63.5%和64.6%。
综合本周末两天的数据,上海各大公墓共接待市民80.92万人、车辆15.06万辆,落葬1381穴。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59.2%、42.7%、3.6%,错峰祭扫取得初步成效。在高峰日预约限流措施下,清明祭扫告别了“人群熙攘”,真正开始回归慎终追远的传统。
从各大公墓现场情况来看,鲜花成为市民们祭扫时的首选。无论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或是牙牙学语的孩子们,都会手捧鲜花来为他们的先人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在位于青浦区的福寿园,不少市民在为亲人献花之后,还会在路过英烈墓碑时也放上鲜花,以此缅怀这些逝去的革命先辈。“今年是建党百年,受红色气氛熏陶,也想为他们送上自己的一份问候,”来福寿园祭扫的市民孙阿姨说。
在本市最大经营性公墓之一的嘉定区松鹤墓园,锡箔桶借桶点被撤销,取而代之的则是3个“锡箔换鲜花”点和“鞭炮换鲜花”点。在此工作多年的相关负责人徐卫青表示,“传统习俗要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市民也开始慢慢接受鲜花祭扫方式了。”
在前来祭扫的市民当中,不乏有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徐卫青呼吁,年长者在祭扫时最好有家人陪同,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可以迅速处置。为方便更多老人及其他有需要的市民,该园目前在地铁11号线上海国际赛车场站及2号、3号门口设立志愿者服务点。同时,继续推进轮椅租借等便民工作,分设3个点增加70辆轮椅以供租借。
图片:王佳骏、刘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