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奔流不息的汩汩江水,哺育着近百种鱼类,也滋养着灿烂多样的中华文明。近些年,粗放式发展模式开始反噬。这条母亲河开始陷入“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的恶性循环。
休养生息,迫在眉睫。今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十年禁捕。为更好落实相关要求,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审议并表决通过有关促进和保障长江流域禁捕工作的法律性问题决定,并于今(1日)起正式施行。
“追根溯源、系统治疗”,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何晓明表示,长三角协同立法正是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而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丁伟看来,此次立法充分凸显了“小快灵”特点。决定从动议到出台只用了2至3个月,四地在关键条款上完全一致,有助于法律条文更好地落地执行。
船舶航行记录“一键查询”,不必与违法者“捉迷藏”
东海之滨。东经122°15′、北纬31°41′36″、北纬30°54′00″,围合形成了框型区域。这是今年农业农村部新设的长江口禁捕管理区。在原有禁捕区基础上向东扩延了2000多平方公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都成了“管理方”。
在执法环节,长三角一直面临着“联合难”。从陆地转移至水面,这一问题尤为凸出。四顾茫茫水面,执法者时常觉得自己在与违法者“捉迷藏”。许多非法捕捞船只都采取流窜作案方式,可以称得上“狡兔三窟”。这些年,三省一市也曾进行过探索。譬如,引入无人机巡航。但无奈,视频摄像视域小,无法实现全天候24小时监控预警。
为更有效打击违法捕捞行为,上海正加紧布设光电雷达监控系统。该系统关键在于通过船只运行轨迹判断有无违法行为。如果是正常通行,船只应当匀速通行;如果在某个点位静止,那便极有可能在进行违法作业,执法部门就可以登临检查。目前,本市渔业渔政、交通海事等部门都已相继开始建设相关系统,但数据之间仍存在堵点,亟需打通。长三角区域也面临着省际间执法信息不畅通的情况。
在此次协同立法中,健全非法捕捞闭环监管长效机制成为四地共识。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夏正芳说,覆盖三省一市的船舶登记信息共享平台、渔船动态监管平台、执法信息互通共享平台等均被四地写入法律条文之中。借助“一网统管”、城市数字化、网格化等优势,长三角将建立健全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的及时发现、响应和处置机制。
试想这样一幅画面,不久的将来,每一条航行在长三角水域范围内的船只都将被同一个平台精准捕捉。从航行记录到业务经营范围,四地执法部门都可“一键查询”,真正实现数据共享、信息互通。
每条鱼都有“出生密码”,建起全流程溯源体系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不仅要打击违法捕捞等行为,更要从源头抓起——人们的餐桌。“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这是安徽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曹林生眼中禁捕后要达到的成效。
此次协同立法中,四地达成共识,要共同建立覆盖长三角区域的水产品市场流通追溯监管平台。在崇明区最大的农贸市场兴桥菜场,一个基础版的溯源体系初具雏形。在这里,所有进入市场的水产品必须出具严格的出生证明。从进货地点到海洋捕捞船只证明,所有相关票证都要一一查验。身份存疑的水产品,一律禁止销售。
长三角汇集各方之力要打造的水产品溯源体系将是“升级版”——要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这也意味着,不久之后,我们餐桌上的每条鱼都有望拥有自己的“出生密码”。从哪个养殖场诞生、途径哪些地方,所有相关信息都将在这一平台上一览无遗。
退捕上岸,重新定位人生坐标
十年禁捕,改变的不仅是市场、餐桌,更包括一群人最现实的生计问题。大批渔民退捕上岸,他们未来靠什么生活?生产生活方式如何转变?
与农民承包土地种植粮食类似,渔民也是“划片作业”。虽然掌握着精湛的捕捞技能,但他们大多文化程度较低。退捕上岸后,这些熟悉了水上生活的渔民们如何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岸上生活?
四地在立法时不约而同考虑到了这一问题。四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将指导渔民们就业,并为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还将优先安排就业困难的退捕渔民从事公益性工作。
实践中,已有不少曾经的“捕鱼人”摇身一变为如今的“护鱼人”。凭借着丰富的水文知识,有的渔民加入高校、研究机构开展的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有的渔民则加入执法大队,不时跟着渔政执法船去巡逻;还有的渔民成了河道保洁员。在熟识的水域里,他们又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
为支持渔民转产安置,四地相关政府部门还将做好渔民生活困难兜底保障,并统筹整合相关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譬如,安徽省民政、医保等部门将做好渔民低保、医保、临时救助等工作。
据市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副主任委员李富荣介绍,2018年起上海全面完成退捕任务,提前两年实现长江上海段全流域退捕。同时,在人上岸、证回收、船拆解、生活保障等方面做到了“5个百分百”,即渔船捕捞许可证100%回收、退捕渔船100%拆解、捕捞网具100%回收销毁、退捕渔民100%纳入社会保障、有就业意愿的退捕渔民实现100%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