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5-10年内救治百万早期肺癌患者,中山医院人工智能肺结节诊治示范基地及其分中心授牌并启动-LMLPHP

肺癌作为中国发病率最高的肿瘤和癌症的死因之首,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肺癌患者5年的存活率仅为19.7%。因此,肺结节规范化管理和肺癌早期诊断对改善早期肺癌的诊治工作具有显著作用。由于缺乏规范的培训,各医疗单位之间诊疗水平相差较大,这为肺结节的精准诊断带来不小困难。

为改善这一现状、进一步推动肺癌筛查和早诊早治,今天下午,从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AI肺结节诊治示范基地和分中心授牌与启动会上传来消息,自2021年4月起,由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白春学教授牵头成立的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启动了“智能惠及百万早期肺癌工程”(简称“百万工程”),今后,这项工程将以培养区域人才、更好地发挥 人工智能辅助早期肺癌诊治为目标。会上同时启动的“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AI诊治分中心”项目将在3年内在全国百家医院设立“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AI诊治分中心”,预计将在5-10年内救治百万早期肺癌患者。根据计划,年内将建设完成其中的30家“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AI诊治分中心”。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将从学术和技术(顶层设计、学术引领、科技创新、智能惠众)等方面全方位支持百家分中心建设,为早期肺癌患者提供救治。

相关研究数据表明,中国肺癌5年生存率仅有8%,远低于美国(20%)和日本(21%)的水平。直至2015年,中国肺癌防治工作依然严峻,中国的新发癌症病例数超过全球数量的五分之一,而癌症死亡病例也有27%出现在中国。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肺癌5年存活率仅为19.7%。肺癌是中国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也是癌症死因之首。

为改变中国肺癌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5年存活率低的现状,2012年,在钟南山院士的支持下,由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白春学教授团队牵头成立了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该团队还牵头制定了肺癌早诊战略,肺结节评估亚太指南和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助力推动肺结节规范化管理和肺癌早期诊断,改善早期肺癌诊治工作。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为例,在2014年至2019年这6年间,共完成肺结节手术1.64万例,根据病理诊断表明,其中早期肺癌量为0.998万例,占比60.8%。根据早期肺癌根治或10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的研究推测,这将大大改善这1.64万例肺癌患者的10年总体生存率,预计可达到50%以上,且不需术后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当天下午还举行了“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AI辅助肺结节诊治示范基地”的揭牌仪式,今后,示范基地将融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胸外科、放射科、放疗科、病理科和健康管理中心等科室的力量,共同培养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组建人才梯队,辐射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徐汇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金山分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分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中心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在内的首批8家“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AI诊治分中心”,开展肺癌预防、早诊、早治,提高肺结节中早期肺癌的诊治和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AI辅助早期肺癌诊治的惠众作用,使肺结节中早期肺癌诊断的敏感性(避免延误诊断)达到99%以上、特异性(避免过度治疗)达到95%以上,并将聘请联盟A级专家担任顾问或首席专家,为分中心通过实战培养人才;应用PNapp5A实践循证与个体化诊疗;为保证及时诊断早期肺癌,力争做到将疑难病例在2周内完成AI等鉴别诊断所需检查;由联盟进行线上线下质量控制;通过建立AI肺结节诊治示范基地,发挥“顶层设计、学术引领、科技创新和智能惠众”的示范作用。

图片来源:受访方提供

04-07 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