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月之解码上海城市品格,让更多沪上学子爱上这座光荣之城-LMLPHP

“从近代以来,我们国家每遇到困难,每遇到重要使命的时候,都会想到上海,都会想到上海在担当使命当中的作用。上海的城市品格也在历史沧桑与文明激荡中,淬炼升华。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不仅是推动上海勇立时代潮头的精神动力,也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前不久,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熊月之推出著作《上海城市品格读本》,解读大上海魅力四射的深层原因,影响广泛。

“上海六千年”系列之《上海城市品格读本》进校园系列活动今天下午举行,熊月之亮相百年名校徐汇中学演讲时谈到,上海在近代中国有特别地位,特别作用,“是一座光荣的城市,是一个不断见证奇迹的地方”。“开放,开启活力之源;创新,激发不竭动力;包容,厚植温暖情怀。上海城市品格是解读上海过去发展的无形密码,也是推动上海未来发展的深层力量,更是国家和人民对上海这座城市不变的期待。”他期待,更多大众读物能向青少年普及上海的地情知识,让爱祖国、爱上海、爱家乡的情感根植于年轻一代心田。

《上海城市品格读本》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志馆主编,是第一本系统解读上海城市品格的大众读物。全书解析上海城市品格的“三纲九目”以及“开放、创新、包容”之间的关系,梳理了上海城市品格形成的历史脉络,并通过经典案例说明了城市品格在中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仍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意义。

熊月之解码上海城市品格,让更多沪上学子爱上这座光荣之城-LMLPHP

在熊月之看来,上海城市品格是在历史上形成的,襟江带海、腹地广阔的自然禀赋,产盐产棉、擅长海运的经济结构与专业技能,使得上海地区在宋元之际,成为中国南北海运交汇之地,对外贸易重要港口,开放、开明、重商已成为近代以前上海居民重要特点。

比如,自明代徐光启以来,上海得开明风气之先,徐家汇的“徐”就来自徐光启家族,“汇”来自吴淞江的支流法华泾、黄浦江的支流肇嘉浜和蒲汇塘三条河的交汇。其中,创办于1850年的上海市徐汇中学,也是海派文化中有代表性的一笔,素有“西学东渐第一校”之美誉,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创生诸多学科课程分学科教学班级授课制的学校,见证了徐汇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汇、海派文化勃兴的历程,传承了人文、开放、创新、包容的文明基因,并且源源不断地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优秀人才、注入澎湃动力。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是党的诞生地,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在社会结构、社会基础方面,熊月之强调了上海移民人口、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三大群体组成。“从移民人口来讲,近代上海是80%以上人来自全国各地,五方杂处的人口机构特征,恰恰也是上海的人力优势。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当然是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上海1920年以前就是中国工人阶级人数最多最集中的,30多万人,全国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跟上海相比。”

熊月之解码上海城市品格,让更多沪上学子爱上这座光荣之城-LMLPHP

熊月之解码上海城市品格,让更多沪上学子爱上这座光荣之城-LMLPHP

熊月之寄语青年学子更好地读懂这所学校和这座城市,增强爱校、爱上海、爱祖国的情怀。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徐涛撷取书中徐光启、洋山港建设、交大西迁等案例,结合大量数据,深入浅出阐述了上海城市品格的历史形成和特点。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荣华勉励学子读品格,悟思想,开卷有益,坚定文化自信,对城市抱敬畏之心,学习做勇敢前行不迷航的“头雁”,共同珍惜建设这座城市。

会上嘉宾向徐汇中学师生代表赠送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城市品格读本》《文献中的百年党史》等图书。活动由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人民出版社指导,市徐汇中学、上海通志馆、学林出版社主办,是继“行走苏州河 了解上海史”“塑造上海品格 我讲上海故事”等线上阅读与征文活动后的实地实景实践,也是“上海六千年”系列之《上海城市品格读本》进校园系列活动的一站。

图片:出版方

04-09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