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时评 | 用咖啡文化串起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产业链-LMLPHP

咖啡飘香国展中心 上海咖啡文化周

文化周昨天落下帷幕。在本次咖啡文化周期间,除了产业论坛、专业赛事,讲咖啡、做咖啡、品咖啡等传统活动,还迎来了国内外知名咖啡原料、用品供应商的参与,展示多样的产品和服务,增添了许多有创意的新元素。“因为咖啡,所以上海”。咖啡对于上海而言,不仅关乎城市品格、文化特色,还关乎文化产业、城市能级。

“星巴克指数”折射创新之城的创新浓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咖啡经济作为新兴产业,被视作判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一项具体指标。一些学者以“咖啡经济活跃度”来评判一个园区、一座城市的产业发展程度。国际著名房地产顾问戴德梁行曾发布“星巴克指数”:星巴克门店数量,可以衡量一个地区商业与消费活跃程度,从侧面反映一座城市或一个区域的投资价值,一个地方星巴克门店越多,往往越有活力和魅力。中美学术团队在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发布的《2020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报告》显示,在全球50个国际文化大都市中,上海坐拥的茶馆、咖啡馆总数排名第一。小小一杯咖啡,在这里已撬动起一个千亿元级市场。

有研究成果表明,咖啡馆的环境可以激发人的创造力。道格拉斯·麦克威廉斯曾提出“馥芮白经济”这一概念,根据他对英国经济发展现象的观察,最具创新力地区的时髦青年有一个共同点,即经常喝着伦敦东区咖啡馆中流行的鲜奶浓缩咖啡(flat white coffee),即馥芮白咖啡。他写道:“不同背景的人群混合起来,带来了创造力的爆发。”在他看来,“馥芮白经济”对英国经济的增长贡献巨大。

在上海,“馥芮白经济”的影响也非常显著。在创业园区,在写字楼,在大学……咖啡店作为一种人与人交流的公共空间,构成了连接不同人群的渠道。无论商贸洽谈,还是创意策划、休闲娱乐,人们都希望去咖啡馆坐一坐。一杯温醇在手,几许谈笑之间,心中萌动着的创新种子生根发芽。星巴克上海的门店数量达到850家,这个数字足以折射创新之城的创新浓度。

咖啡文化产业的兴旺是产业竞争力的体现

作为舶来品的咖啡,自19世纪中叶进入上海后,便逐渐融入城市的肌理。今天,咖啡已不再是单纯的饮品和文化符号,由于它的特色和影响力,咖啡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探索出了独特的产业模式。咖啡馆是交互、融合的空间,它起到了黏合的作用,在同一空间中融合了多种元素:不同的人,中外交融的文化,各式各样的产业。咖啡店打造的精美场景,是新颖产业模式的布置,折射多元产业共同发展的图景。

文汇时评 | 用咖啡文化串起满足美好生活需求的产业链-LMLPHP

街角邂逅咖啡:奔赴一场流动的盛宴

如今的咖啡店常常特意打造沉浸式场景和互动体验,人们可以在品尝咖啡之余,观看咖啡制作过程,甚至在节假日参与活动,体验咖啡生产者的工作。这种互动感,打破了商家与顾客的距离,为一杯简单的咖啡增加无限附加值。咖啡店也可以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作为众多商品的集合地,不仅出售单一产品,而是多种产品一同售卖,面对不同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选择。

咖啡文化产业更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除了在拉花和咖啡制作上的创新,不少咖啡店推出带有文化特色的周边产品,联合其他文化产业一同发展。从在咖啡店中开辟一个读书角、讨论区,到打造咖啡+书店、咖啡+家居店、咖啡+美术馆,再到咖啡+书店+文创的咖啡书屋,一种“网红”的产业模式建立起来,达成“1+1>2”的效果。丰富多彩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使咖啡文化串联起庞大的产业链。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咖啡文化产业的兴旺是城市产业竞争力的体现。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基本保障,对美好生活的进一步追求是人们的新向往。咖啡文化产业开辟了一种新模式,适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因而具有无限潜力。

今天,风格各异的咖啡馆遍及上海的大街小巷,共同构成了城市文化的一道风景。咖啡已经成为上海的名片,它既是饮品,又是一种生活方式,既是文化载体,又是一种产业模式。

       组稿编辑:杨逸淇

04-12 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