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见 | 周冯琦、周伟铎 :持续提升上海“气”质,建设生态宜居城市-LMLPHP

根据城市生态学(Urban Ecology)组织对“生态城市”的定义,生态城市是一种生态健康的城市模式,生态城市的终极目标是消除碳排放及污染排放,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能源,并将环境整合到城市之中。生态安全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基本需求之一,清洁的空气是生态宜居的基本要求,高品质的大气环境是上海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标配。

当前上海人均生产总值超过23000美元,经济总量迈入全球城市前列。上海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重点是改善生态环境,而提高大气环境质量是关键。

“十四五”要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障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不断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因此,在大气环境质量提升方面,应该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改善人民健康福祉为核心目标,制定大气环境质量改善计划。进一步提升大气环境质量目标,使得大气环境目标能够更充分保护公众健康。此外,可以参考香港做法,试点环境健康风险管理标准,引入空气质素指数,最大限度地为公众提供健康风险信息参考,进一步降低大气环境健康风险。

第二,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上海经济绿色复苏提供持久动力。生态环境治理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以高水平环境环境保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以“五型经济”为抓手,通过扩大绿色投资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助推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打造清洁高效的交通运输体系,解决结构性污染问题。

第三,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防治,充分发挥温室气体减排与污染防治的协同效应。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同根同源。结合国家碳排放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尽快制订本市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总体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工作,确保碳排放在2025年前达峰,进一步提升上海大气环境质量。

第四,提高企业和市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态城市。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上海这座拥有近2500万人的超大城市要想进一步提升“气”质,离不开企业和市民的广泛支持。要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水平,发挥企业和市民的守法意识,凝心聚力,广泛形成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五,强化长三角区域联防联控,协同提升长三角“气”质。上海市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改善,离不开周边区域大气环境的提升。因此,上海要充分发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平台,在产业升级、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大气环境执法监管等领域加快构建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协同提升长三角“气”质。

04-13 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