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日前举行了评审,经过提名委员会“闭门会议”的热烈讨论和谨慎评审,20余部剧目入围角逐2021年度“壹戏剧大赏”的10个奖项。其中《德龄与慈禧》令人瞩目,一举拿下了四个奖项的提名,《牛天赐》和《深渊》也表现亮眼,揽下三项提名。接下来,入围名单将交由终审评委,并于5月10日晚在800秀举办的“壹戏剧大赏“颁奖盛典上,揭晓各项大奖最终花落谁家。
品牌效应显现,申报质、量创历年之最
历经十年的专业积淀以及对评选机制的不断优化,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品牌效应开始显现。自去年年底启动至今,本届“壹戏剧大赏”评选活动共收到来自56家院团(剧组)的142个剧目,共计582个申报项目,为历届申报剧目数量之最。
评委普遍认为,数量之外,剧目在质量、类型上,同样有很大的提升。报名方除了国家院团外,民营剧团、独立戏剧机构的参与度也很高,而此次民营剧社拿出的不是单纯市场路线的作品,很多在题材策划和舞台呈现上都给人惊喜。地域上还囊括了港台制作方,其中既有一票难求的人气剧目,也有获得各类艺术基金扶持的国家项目;有中外戏剧人联合制作的作品,也有年轻导演新锐创意作品。
评委徐健谈道:“今年参选的小剧场剧目数量非常多,很多年轻人尤其是40岁以下的,30岁左右的这些年轻导演的作品也比较多,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壹戏剧大赏对年轻创作团队的吸引力。”所有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近两年华语地区戏剧作品“产量”的持续繁盛,也反映了“壹戏剧大赏”在戏剧界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评奖透明公正,专业态度评价戏剧成果
洞悉戏剧行业,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说服力是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挑选评委的重要标准。此次提名委员会采用“5+5”的形式,即戏剧记者、戏剧评论人占50%,导演、编剧等戏剧从业人员占比50%,所有评委都有大量的观剧经验和丰富的行业阅历。
作为本届“壹戏剧大赏”提名委员会主席,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导演田水认为,“壹戏剧大赏“的评选标准,很好地平衡了艺术性和商业性,“它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一个奖项”,为确保“公正、公平、公开”,当天的评选过程分为三大环节:观看剧目视频(事实上,不少评审都已经看过现场了)及审阅申报的图文资料、集中讨论最后进行投票,所有环节充分酝酿、透明客观,不“走过场”。
田水说,评奖的公正是对戏剧人劳动成果的尊重。“所以我们对待每一部作品都是非常之谨慎。”评委奚牧凉的最深体会也是本届“壹戏剧大赏”对专业的尊重,“从申报剧目的考评到剧目讨论、流程把控都体现了专业态度,与国内其他戏剧评奖相比,这一点给我的印象比较深。”
反映戏剧趋势,好剧也是“时代镜子”
评委李立亨表示,“壹戏剧大赏”除了把好剧“拎”出来,同时还反映了时代变革和戏剧发展趋势。他谈道:“比如从报名剧目中能够看出,北方的创作会加入不少年代感的故事题材,而南方的创作有时候会把评弹戏曲加进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表现非常明晰。”
此外,本届参评剧目主题、形式的多元化给提名委员会留下了深刻印象。疫情发生后,剧场演出虽然被按下过“暂停键”,但文艺创作却从不曾停止。提名委员会主席田水说:“戏剧是精神食粮,我们不吃饭可能会饿死,但是也有一大批人如果没有戏看,精神上也会出现粮荒。”
不少戏剧人从去年开始了戏剧线上化的探索。在本届报名的剧目中,王翀导演的首部线上戏剧《等待戈多》引起广泛关注,演出单场吸引了18万观众在线同时观看。演出过程中,处于不同空间的演员与观众、观众与观众之间,通过弹幕完成了共情与交流;《热干面之味》是疫情防控战役打响以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复工排演的首部作品,去年7月在bilibili直播间与观众见面。与此同步,一些观众走进静安嘉里中心在户外观看了该剧的大屏直播。而后随着剧场“解封”,该剧曾两度回归线下演出。
打破戏剧传统表演空间的“云剧场”受到评委们广泛赞许。田水认为,戏剧的根本是走进剧场,与创作者面对面交流。“云剧场”之创,实属疫情期间的无奈之举。但是这种全新的、多元的、跨界的创作模式给戏剧带来了新的启迪,一定会继续发展下去。
附:初评入围名单
年度大戏
《牛天赐》《德龄与慈禧》《浮士德》
年度经典复排
《上海屋檐下》《原野》《德龄与慈禧》
年度最佳小剧场
《父亲》《四张机》《金钱世界》
年度最佳导演
何念《深渊》、方旭《牛天赐》、司徒慧焯《德龄与慈禧》
年度新锐导演
陈然《趋近》、里奇·鲁斯克《山海经》、陈飞历《裁决》
年度最佳编剧
黄维若《贵胄学堂》、王宝社《三湾,那一夜》、韩丹妮《作家在地狱》
年度最佳舞美
《牛天赐》、《深渊》、《上甘岭》
年度最佳男演员
毛俊辉《父亲》、廖凡《浮士德》、王晖《三湾,那一夜》
年度最佳女演员
江珊《德龄与慈禧》、张露《深渊》、宋忆宁《家客》
年度最佳引进剧目
《安魂曲》《美狄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