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发表国情咨文。| 均新华社
就在美欧与俄罗斯进行军事对峙、对俄展开外交围堵之际,4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向议会上下两院发表年度国情咨文。
此前,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透露普京此次国情咨文讲话将为“新时代”设定“坐标”。因此,在俄西方关系高度紧张之时,西方媒体普遍认为普京的年度讲话“将充满对西方的威胁”,甚至会宣布关于乌克兰问题的重大的军事或外交政策举措。
但普京并没有这么做。78分钟的国情咨文讲话在普京所有17次讲话中只是平均水平(最长近2小时,最短48分钟),而且其中90%的时间聚焦国计民生。2018年以后,普京的国情咨文讲话一度会压缩国防外交领域的篇幅,此次也不例外。今年的讲话中,普京未宣布任何针对美欧的军事外交举措,甚至没有点名任何国家。讲话之后,俄方虽发布消息正式驱逐10名美国外交官,但也只是对此前美方制裁措施的对等回应,而非升级之举。
总的来看,普京当下对美欧的态度既保持克制又划下“红线”。
外交克制有底线
首先,俄方的态度是克制的。普京说,俄罗斯已经表现得谨慎低调、温文尔雅,俄方希望与所有国际伙伴保持良好的关系,“我们真的不想烧毁(连接双方的)桥梁”。对于美欧近来的挑衅之举,普京也只是借英国作家吉卜林的童话《丛林之书》的情节称,“俄罗斯无缘无故被盯上了。就像老虎谢尔可汗一样,被盯上的俄罗斯身边围着各种小胡狼,它们应声嚎叫,向主人献殷勤”。当然,谁是小胡狼,谁是主人,不言而喻。
但是克制之外,普京也警告西方勿跨越“红线”,一旦越过,俄方的反应将是“不对等、迅速和严厉的”。普京说,一些国家不要“抓着俄罗斯不放”,不要把俄罗斯的谦逊当作软弱,如果谁敢越过俄罗斯的“红线”,烧毁甚至炸掉桥梁,俄方的回应将是“不对等、迅速和强硬的”。普京的这些原则在近来对波兰、捷克的“外交反击战”中已经有所体现,如果一些国家还未踏上俄罗斯的最新节奏,相信会被打得措手不及。
不过“红线”在哪里,普京表达又留有空间:“哪里是红线,我们将根据具体的情况自己确定。”此次讲话中,美国情报部门被指控对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进行暗杀和组织未遂政变是普京明确提到的“红线”:“可以对卢卡申科的政策持任何观点,但组织政变、策划针对最高领导人的谋杀已经过分了。所有的界限都被越过了。”据俄媒称,4月22日,卢卡申科将赴莫斯科与普京商讨两国伙伴和联盟关系发展前景,在卢卡申科出发前,克里姆林宫称,俄白两国的外部环境充满了侵略性,两国将习惯于在外交威胁下生活。可见,在深陷地缘政治“围剿”时,俄白选择坚定站在一起,也表明俄罗斯已经不再对美欧抱有“幻想”,而是团结最重要的盟友,做好长期抗压的战略准备。
经济民生政策务实
不过正如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诺维科夫所说,即使再高明的外交也无法解决俄在持续受压的局面下面临的社会经济困难。因此,俄罗斯对制裁唯一切实的回应只能是调整经济政策、增强经济实力。而这也是普京此次国情咨文中着重强调的部分。
2020年,俄罗斯经济面临新冠疫情、油价暴跌和西方制裁的多重打击。面对严重冲击,俄罗斯采取的主要政策是实行积极的防疫措施,控制疫情的发展,同时实施宽松的财政政策,以恢复经济。此外继续实行进口替代政策,加强制造业的发展,刺激企业投资积极性,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在国情咨文里,普京延续了这样的经济调整思路,他表示政府已经在控制疫情、调控物价、恢复劳动力市场、消除贫困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同时他强调将推出新型金融工具“基础设施预算贷款”,以此为地方发展服务,支持切实造福人民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去年7月,普京曾签署《关于203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发展目标》法令,里面提出未来十年俄罗斯发展的5大目标:保持人口数量、维护人民健康和福祉;建立高效教育体制,科研水平跻身世界前十;为人民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提高经济效率;发展数字经济。
今年的国情咨文着重围绕这些目标进行阐发:普京强调到2030年使俄罗斯人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8岁;延长“母亲基金”计划,提议向生活困难的孕妇每月额外提供6350卢布的补助,并责成政府自7月1日起向不完整家庭的8至16岁孩子每月支付5650卢布。
此外,普京强调重视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议将住房建设面积从去年的8000万平方米提升至1.2亿平方米,并向民众提供住房低息贷款。
在教育方面,普京指出2021年是国家科学年,承诺新建约1300所新学校,采购1.6万辆新校车,并在全俄高校增加4.5万个预算资助名额。
在内外环境仍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普京国情咨文中的经济民生政策相对务实,没有提出诸如2018年时在《关于俄罗斯到2024年前的国家战略发展任务和目标》里要求俄罗斯在2024年前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宏伟目标,而是因时、因地地延续并推进业已取得成效的便民利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