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亚洲之最”落子上海。今年6月中旬,外高桥2号船坞改造工程迎来收官之战,建成后将问鼎亚洲第一长度船坞。该工程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中交三航局负责施工。
船坞,和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看似很远,但意义非凡。它是船舶建造与大修的必备设施,更是大型船舶建造离不开的宝藏。大型船坞的数量与质量,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造船工业水平的基础数据。若要建造中国首艘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邮轮,必先固本培元,打好根基。这正是本次改造工程的应有之意,并成为外高桥造船为了适应大型邮轮建造启动的第一个基本建设改造项目。
作为上海市“加快集聚产业要素,延伸邮轮产业链”的重点项目,外高桥2号船坞的最大变化来自于体量。由原有的540米长,向陆侧延伸200米,使总长度达到740米,能满足两艘13万吨级大型邮轮或一艘20万吨级豪华邮轮的整船建造。这是什么概念呢?中国服役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长度约304米。也就是说,改造后的2号船坞比辽宁舰的两倍长度还要多。
如此巨大的船坞,改造难度自然不低。中交三航局2号船坞改造工程项目经理介绍,工程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协调工序。造船生产和改造施工相互制衡,施工方必须使出浑身解数,将影响降至最低,保障边改造边生产双轨齐驱。
老坞加固区采取非常规工艺——国内首次采用静压桩架直接将长50米直径800毫米的钢管桩,静压一次性沉桩设计标高,大大提高了功效,此外老坞底板拆除克服连续多日的降雨影响,最终提前45天完成老坞底板加固任务,为业主提高船坞周转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技术创新成为攻坚克难的利器,可谓见招拆招。工程建设常能碰到出其不意的险境,项目团队回想这段过往,仍心有余悸。2号船坞边有个3号配电站,离坞壁结构只有80厘米净距,配电站为船厂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不仅给两个船坞及四台大型龙门起重机供电,还涉及到厂里综合楼及1-4号四个舾装码头的电力供应。如果拆除另建,则会影响船厂至少60天以上的生产任务。
坞墙钢板桩设计采用的是“箱型钢板桩+H型钢” 组合桩基,起吊后的组合桩偏心受力问题、沉桩震动影响配电房安全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项目团队。为此,建设者们重新计算、设计吊点位置,改造吊具,使桩基起吊后处于垂直状态;为解决沉桩震动对配电房的影响,他们在设计组合桩位沉桩阻力最大的位置进行预钻孔,最大限度降低沉桩震动波对配电房及用电设备的影响。业主方在最靠近桩位的配电柜上倒立放置一根4厘米长螺丝钉,在整个15根桩的实际沉桩过程中屹立未到——足以说明,有效的措施保障3号配电站的安全。
作为坞墙结构的一部分,3号配电站下方4米深处,有15根锚拉杆从此穿过。受配电房高压磁场的干扰,无法精准定位,这意味着常规拖拉工艺在这里行不通,况且拖拉后形成的空腔,将造成配电房沉降等不堪设想的后果。项目团队沉着应对,经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及技术论证,最后采用先进激光导向的微型顶管工艺,钢管精准造孔,实现了设计图纸要求,成功安装了拉杆,既保障了3号配电站整体结构安全,又确保了业主的正常生产。
精雕细琢方为器,千锤百炼始成钢。有先进技术加持,有严缝工序力保,外高桥2号船坞的改造过程突破了难以想象的难、险。让人不得不期待它的焕然一新。这座即将揭开面纱的亚洲第一长度船坞,对推动上海市邮轮产业发展,加快上海船舶工业登上新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引领长三角邮轮产业链协同创新基地,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图:中交三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