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内百家总部型机构落地“五个新城”-LMLPHP

▲俯瞰嘉定新城。均为本报记者 陈龙摄

国资国企将努力在“五个新城”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昨天举行的上海国资国企积极投入“五个新城”建设推进大会透露,市属国企在“五个新城”的拟建、在建项目已近800个,涉及金额1万亿元。同时,未来五年,本市将推动市属国企在“五个新城”落地100家总部型机构。

国资国企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举足轻重的力量,在“五个新城”发展中也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目前市属国企在“五个新城”所在区的总资产达7万亿元,年营业总收入1.8万亿元,净利润1360亿元,职工总数超过30万。为此,国资国企必须在“五个新城”建设中彰显使命担当,让自身发展与新城发展“同频共振”。反过来,“五个新城”也完全可以成为国有经济优化空间布局的重点集聚区,完全有条件培育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据市国资委介绍,自“五个新城”建设战略部署推进以来,本市国资国企主动靠前,围绕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保障,金融服务等方面担当作为。久事、申通、上海建工、隧道股份、华建等企业,主动服务老城区有机更新和新城高规格规划设计,提升建筑和公共空间品质;上汽、上海电气、上实、上港、国盛、东方国际等企业,发挥产业基础和要素资源方面的优势,做大新城特色产业,积极投资培育新城未来产业;光明食品、上海地产、上海城投等企业加大对主副食品、医疗教育、保障性住房建设、养老服务等领域的投入,提高服务供给的能级和水平;中国太保、浦发、上海银行、上海农商行、国泰君安、海通证券等主动服务新城企业上市发展,为新城建设发展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

五年内百家总部型机构落地“五个新城”-LMLPHP

▲“十四五”期间,奉贤新城目标建设成为创新之城、公园之城、数字之城、消费之城、文化创意之都

根据本市相关部署要求,下一步,上海国资国企将聚焦“五型经济”、绿色低碳、高端引领这“三个关键”,提升新城建设、产业支撑、民生保障、金融服务“四大功能”;同时,将积极推进“五新行动”,也就是落地一批新的总部型机构、打造一批新的功能性平台、打响一批新的园区品牌、实施一批新的重大项目、形成一套新的政策措施。

在“五个新城”积极发展总部经济,也是未来几年本市国资国企的重大任务。到2025年,上海将通过搬迁、新设、升级等手段,推动市属国企在“五个新城”落地100家总部型机构,包括集团总部、业务总部、功能型平台等。目前,本市国资国企及下属企业注册在“五个新城”的总部型机构有34家,办公在“五个新城”的总部型机构有22家。今年3月,临港集团已将总部迁往南汇新城。上海电气、百联集团、申能集团等9家市属国企则于昨天与 “五个新城”所在区政府(管委会)签订协议,将把10个总部落户在“五个新城”。

昨天,市国资委还与“五个新城”所在区政府(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外,有10个重大项目签约落户“五个新城”,6家市属金融企业也与“五个新城”所在区政府(管委会)签订金融服务合作协议。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出席。

来源:文汇

05-09 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