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 | 机场设“亲密接触爱豆”区,公共秩序岂能被“粉丝经济”裹挟?-LMLPHP

近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被曝在乐翔贵宾厅设置粉丝等待明星的专属区域,并明码标价。据媒体报道,这个号称能与“爱豆”亲密接触的专属区分为包厢等候区与散客等候区,每个包厢3000元,可休息4小时;散客等候区每人200元,超过两小时后每小时另收服务费100元/人。此外两种服务均要收取押金2000元。

“机场追星"一直是困扰机场的痛点。通常情况下,进入航站楼即意味着进入机场的服务范畴,工作人员往往难以辨别粉丝、乘客和普通接机者,何况有些粉丝甚至拿着机票接送机。因此通过类似机场准入等“堵”的方式治理痛点并不现实,故而机场当前多以提前预判明星行程,加大工作人员数量甚至警力来维持公共秩序,以防机场治安、航班被狂热的粉丝干扰。某种程度上而言,对“苦粉丝久矣”的机场,设置专区不失为精心考量后的一举多得:既为粉丝提供追星场地,又能维持秩序且还赚钱。

表面上看,这或许是机场部分解决追星乱象的方式,但如此公然设置专区且标价,却也向粉丝传递了一种“认可”机场追星的暧昧态度。维持秩序是机场的本职所在,以向扰乱秩序的粉丝“妥协”以换取安宁,无疑放任了部分极端粉丝“机闹”的风险,也变相助长了“饭圈畸形文化”。再者,粉丝接送机本就不宜提倡,不属于理性应援。在相关部门以及舆论的引导下,“饭圈”本应向着净化风气、把握追星界限的大方向而去,机场的暧昧难免对这种良性的走向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其实“暧昧”态度的背后是机场对“粉丝经济”的精致计算。对娱乐产业发达的城市,明星往来相较他处更为频繁,接送机的粉丝也相应成了一定规模,而规模意味着经济效益。机场本就有贵宾厅服务,既然机场追星无法禁绝,那么不妨利用潜在的“粉丝经济”——为他们设置专属区,是对“粉丝经济”的进一步挖掘以及产品化。然而,这是否属于合理开发?实际上,按媒体所报道“两种服务限10人以内”的条件,对于动辄数十人的“粉丝团”,专属区如何消化庞大的追星人流?到时候是否会出现专属区外依旧“粉丝汹涌”,而贵宾厅内旅客的休息和登机也受到严重干扰的局面?与此同时,明星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而加剧,是否可能导致更汹涌的追星潮,从而对机场治安、航班甚至明星行程造成莫大的影响?种种后果,最终仍需要机场“买单”,不仅要消耗更多的社会资源维持秩序,还可能背负治理不力的骂名。如此一来,专属区的“创收”岂不得不偿失?此前,粉丝为某综艺节目“打榜倒牛奶”事件的不良影响尚未消弭,国家网信办在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活动中对“饭圈”乱象的批评,对理性应援的鼓励掷地有声;如此风口,更应审慎地对待“粉丝经济”,避免不合理的消费,引导粉丝群体积极规范自身言行。

对于粉丝专属区,机场方面因端正态度,切莫因“粉丝经济”的小利,让维持公共秩序的初衷蒙上尘埃。

来源:文汇

05-15 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