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医工交叉“后半场”,上理工联合多方共建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环上理”医疗器械产业带蓝图已现-LMLPHP

一根小小的国产手术缝合针,如何从实验室走上手术台?

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医生提出原创想法,经由上海理工大学团队牵头攻关的手术缝合针,制作成本仅为国外的三分之一。不想,精良的国产医疗器械却在成果转化时,遇到了难题。

为打通医工交叉最后一公里,从“储备池”转型升级至“孵化台”,避免转化窘境。今天,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方合作,联合共建“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以汇集校、企、医、监、研多方资源,重点开发进口依赖度高、临床需求迫切的高端医疗器械或医疗材料,实现医疗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造“医院-高校-研究院-企业-医院”的医疗器械产业闭环。

打通创新链与产业链,着力医工交叉“后半场”

仅用两个月时间便拿出国产替代方案,上海理工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教授马凤仓团队拿出的国产缝合针既破解了以往国产缝合针容易弯折且扯破皮肤的难题,又化解了国外进口的手术缝合针价格较高的困扰,价廉物美。

但马凤仓也遇到了难题,“我们团队都是技术出身的教师,缺乏管理、经营、销售经验,此外,医疗器械有着严格的注册制度,需要专业人才完成送检、备案等手续。让缝合针真正产业化,单靠高校力量很难实现。”

与手术缝合针相仿,帮助患者更快凝血的手术刀、人工智能辅助麻醉的机器人、智能对焦的手术无影灯等医工交叉合作项目,都面临“创新链”与“产业链”对接的问题。

“我们和上理工的合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这些举措打通的是医工交叉的‘前半场’,也就是提出临床需求、找出临床问题并进行研究。”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直言,对医工交叉来说,更重要的还有“后半场”,即成果转化,这才是医工交叉合作的真正落脚点,也是我们真正掌握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和药物领域核心技术的关键所在。

的确,从需求到研发,从研发到制造,从制造到产品,是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融合的系统工程。如何让“储备池”的项目真正孵化成“医生用得顺、百姓用得起”的医工交叉成果,还需多方力量的汇聚。

“医疗器械创新与转化平台”的建立正是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上海新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加盟,将为医工交叉项目后续的快速落地注入硬核的产业力量,构建医疗器械行业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完整闭环。

医工碰撞创新火花,“环上理”医疗器械产业带未来可期

推动中国医疗器械不断走向高端化、精细化、品质化,随着此次合作的开展,医工交叉的完整链条已初现雏形,但是否能崛起为特色鲜明、功能强大的产业供给体系,还有待时间验证。

不过,从去年上海理工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同发起建立的“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的成绩单来看,值得期待。

仅仅半年时间,在这个平台和机制培育下,项目成绩斐然——混合现实手术导航系统为主刀医生提供虚实叠加的精确血管位置定位导航功能,已完成多例肩背部及腿部游离皮瓣切取术;以材料创新打造的“升级版”手术高频电刀,不仅使用安全、舒适,而且能够防止组织黏连,已在医院开展动物实验……

一项项医工交叉新技术即将步入临床应用,逐步形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序列:5个项目处于产业化落地期、14个项目处于产业化转型期、38个项目处于培育期。

“高精尖”的医工交叉项目背后,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健康”产业。加快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替代和自主创新,也代表着中国的科技硬实力的崛起。正如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所言,“环上理”医疗器械产业带的蓝图正徐徐开展。

启动会上,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谢晓明信心满满:“我们将瞄准临床医学前沿和高端医疗装备科技创新关键技术支撑需求,积极导入前沿创新资源,推动关键学科研究和支撑性信息技术的突破,尽快实现医疗装备的自主可控和产业升级。”

05-29 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