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房里,面对陌生的病毒,他们白衣执甲;24小时每分每秒,死神频频突袭,他们以生命守护生命——以上海援鄂医疗队为故事原型创作的广播剧《金银谭24小时》5月20日在上海新闻广播、武汉音乐广播“双城首播”。60分钟的逼真音效,带领观众回首了新冠疫情暴风骤雨般的来临之初,驻守武汉金银潭医院的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与病魔斗争抢夺生命时的惊心动魄。
“广播剧《金银潭24小时》上海-武汉-北京三城作品研讨会”今天通过连线的方式召开,这也是国内首场疫情防控主题文艺创作跨省市专题研讨会。会上记者获悉,即日起,广播剧《金银谭24小时》将在蜻蜓Fm、喜马拉雅、懒人听书、B站等新媒体平台同步上线。
基于纪实基础上的艺术创作,赋予了广播剧鲜活的生命力。《金银谭24小时》首播后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收到无数听众点赞。真实有力又催人泪下的情节,让亲历者重温生死,让广大听众备受震撼。该剧播出首日,国家卫健委指派上海援鄂的首位“逆行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钟鸣医生泪洒直播间,这个动人的无声画面无疑是对这部有声作品发自内心的肯定。
“广播剧一下子把我带回到了当时的情境中,几乎是真实再现,”钟鸣说,作品里扣人心弦的情节,密集的泪点都不是虚构的。无论是病人亲友发来却永远不会再有回答的微信,还是一个个无法再实现的相约,这些像电影一样的情节每天都在发生,让人百感交集,“我很惊喜,广播剧主创用深厚的功底,把真实故事平移到艺术创作中,再现了我们每天面对的困难,我们每天经历的生活。”
“六大泪点”是艺术呈现,更是中国抗疫最生动真实的叙事
《金银潭24小时》是上海市委宣传部主抓的抗疫主题重点文艺作品。这部剧从筹备到创作、再到播出的时间动线,基本上同步于全国各地医疗工作者响应党中央号召,驰援武汉开展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的全过程。
疫情在武汉发生后,全国4.2万名医疗精英奔赴“战场”,奋战在抗疫一线。上海共派出1649名医务工作者紧急驰援武汉,经历了寒冬的坚守,与武汉人民一同迎来了樱花盛开的春天。其中的“金银潭”,无疑是“武汉战役”中最艰难的战场。大年初一凌晨,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共135名队员抵达武汉,接管重症和危重症病人最多的武汉金银潭医院,广播剧创作将时空坐标定在了这里。
“医者当扶危度厄,面对国家的召唤义不容辞,”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队长、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一边听着广播剧,一边就回想到了当时的一幕幕,终究是没忍住泪水,“我们是最早从上海出发,最少成熟经验参考,防疫物资最不充分,同时也是奋战时间最长的队伍。”
67天“生死金银潭”,从病魔手中抢夺生命,通过展现剧中一天的生死拯救,象征金银潭医院每个日日夜夜、争分夺秒的24小时。然而,广播剧最打动郑军华的又何至于此。他告诉记者,作品的难能可贵在于既纪录艰险,又展现了医护人员的成长、救赎、信仰和担当,也从全新的角度表现了医护人员和病人建立的生死情谊,磨难过后,让人对生命、对人生、对国家和社会产生新的思考。“《金银潭24小时》建立起了中国抗疫核心叙事。”郑军华说。
“投入真情实感的文艺创作就能够引发共鸣,”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组成员、知名文艺评论家李京盛被剧中的六大泪点所深深打动,那是,“一条永远无法回复的微信”、“一个善良动人的生死谎言”、“一种坚强本能的求生欲望”、“一场永远无法实现的相约”、“一次最短暂的邂逅与永诀”、“一首没有歌词的天籁之声”。通过这六个泪点,写出了病毒的凶残和疫情的紧迫,写出了在疫情面前,医生们的勇气、力量和担当,写出了医患之间的生死相托。“一部作品,首先要让人情动于衷,而后才能陷入思考,最后才是价值提升,这是好的文艺作品的共同点。”
遵循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追求细节的真实和感人
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文艺评论家郦国义认为,这部广播剧主题呈现深刻宏大,艺术制作力求精良。它生动形象地呈现了我国医护人员珍惜生命甘为人民奉献的感人事迹。这金银潭医院的24小时,艺术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在全球这场抗疫史上留下的厚重的一页,“该剧遵循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它不仅注重塑造医务工作者的光辉形象,也展示了患者及家属面对病魔折磨和生离死别的煎熬而守望相助的高尚人格!就是不幸罹难,也依然是挺立的大写的人!
“《金银潭24小时》让观众得以从医生患者和家属的真切感人的故事中,体会到人间的真情和真谛,感悟世间的大爱和大道。尤其是护士夏晓燕成熟和成长的心路历程,让人们看到了我们民族在经历这场磨难后明天的希望。这部剧的成功,是主创团队遵遁习总书记倡导的‘以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刻苦创作和不断打磨的结果。它的成功为抗疫题材的文艺创作留下了光彩的一笔。”郦国义说。
原来,《金银潭24小时》历时两个多月的创作打磨,期间,不仅收录到了武汉金银潭医院ICU病房里一些真实而宝贵的现场音,同时得到了上海中山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等单位的专业支持。
钟鸣医生不仅是故事的亲历者,同时也是最早参与到作品创作的医学顾问。他说自己在医学上很固执,拿到剧本时,对于医学描述,曾“苛刻”地提出了很多改进的要求,比如对ECMO使用中专业细节,可能一些普通医生都听不出区别,但是创作团队都严格按要求“啃”下来了。比如,有些对于传染病重症病房的描述,如“三区和两通道的限制”,会给剧本的情节呈现增加了难度,但是创作团队全部采纳,一遍遍重新改进剧本,“非常感动,真的是抱着专业主义的精神在创作。”
剧中的夏晓燕、周军、沈欣梅等角色,不是具体某一个人,他们象征全体医护人员在重大疫情面前的心理成长、责任与担当,以及医者和患者在这场大疫中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缩影和见证。
“文艺创作的原创力来源于有血有肉的现实生活。这次战疫过程中丰富的现实元素和全体医护人员’一个都不放弃’的为民情怀,为创作提供了深刻广博的表现空间,”导演徐国春对该剧寄予了很多心血,她说,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创作经历,整体磨练提升了广播剧创作对现实题材的思考力度和表达能力。
主创团队代表陶青说,“文艺工作者虽无法像医护人员那样冲锋陷阵,但我们坚决不缺席、不缺位。”《金银潭24小时》亦非单纯地歌颂医护人员的职业精神,更展现了救治过程中拼尽全力却没有挽回病人后的自我反思。主创希望,广播剧《金银潭24小时》的价值意义,能够如同剧中小樱桃看到的“那一束束光”一样,温暖治愈,永远照亮人们生命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