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在原定于6月份举行的G7线下峰会最终流产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5月30日抛出了新的“王炸”——美国打算邀请俄罗斯、韩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参加延期至9月份举行的G7峰会——届时G7或将扩员变成G10或G11。
特朗普为何于此时抛出这样一个计划?其背后又包含怎样的考量?该计划一旦付诸实施将会产生何种影响?
G7扩员的背后:美国与其他成员国日益加重的分歧
G7峰会是由美、英、德、法、日、加、意于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联合成立的定期会晤机制。其目的是对国际经济、政治形势进行政策协调,维护西方国家的整体利益。然而近年来,与G7其他成员国之间日益严重的分歧,让美国打起了对G7扩员的心思。
究竟是何种分歧?
其一,美国在G7内部进行政策协调的能力下降、难度加大。
在20世纪90年代前,由于冷战原因,美国能够对G7成员国之间的分歧进行有效协调,在能源、货币、粮食、天然气管道、中导等问题上基本能够化解成员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但冷战结束后,G7成员国间的分歧逐渐凸显,不仅在经济政策协调方面矛盾重重,在贸易谈判、货币汇率、高科技发展等方面进行激烈竞争,而且在政治安全领域也是龃龉不断。以美国2003年入侵伊拉克为例,面对德法两国与美英两国存在严重分歧的现实,美国非但无意弥合,反而趁机将欧洲国家标注为“新欧洲、老欧洲”,有意制造分裂。这表明,随着议题领域拓宽,美国整合G7国家的能力在降低,难度在加大。
其二,美国已经越来越难以容忍G7其他成员国的“不配合”。
特朗普上台提出“美国优先”论后,说其已经沦落为G7内部的“孤家寡人”实不为过。2017年的峰会上,美国在贸易和气候变化问题上与G7其他国家明显对立,要不是特朗普在最后关头妥协,峰会差点连联合公报都发不了。在2018年的峰会上,美国在5个会议既定主题上全部与G7其他成员国谈崩。面对其他成员国的“集体围攻”,特朗普提前离开走人。2019年的峰会上,特朗普干脆缺席会议,峰会最后只好以一张不满一页纸的“领导人声明”草草收场。因此,特朗普对G7的不满是有迹可循的。另外,在过去三届峰会中,美国的横冲直撞遭到了以默克尔为首的其他成员国的有力回怼。对于默克尔,特朗普难免心有怨念——这恐怕也是今年在默克尔婉拒出席G7峰会后,特朗普终于发飙的原因之一。
分化中俄?邀请函拟增俄罗斯
仔细观察被邀参加9月峰会的国家名单,就会发现这个名单并不简单。
邀请俄罗斯,有特朗普本人对俄的态度因素,更有着眼大国竞争的考虑。
笔者认为,一方面,美俄之间存在战略竞争,双方在核导、北极、乌克兰等问题上严重对立。另一方面,面对下一步即将进行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续约谈判,将俄拉进G7峰或有利于迫使其做出实质性让步,达成对美有利的谈判结果。当然,起最大作用的恐怕还是着眼于分化中俄关系,避免使美国在大国关系中处于不利境地。
邀请韩国加入可谓益处多多。短期看,韩国在对抗新冠疫情方面有可借鉴的经验和优良的检测技术;重要的是,或可以减缓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韩关系趋近之势。从长期看,拉韩入伙将为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打入楔子,可能会起到减缓东亚经济合作进程的作用。
邀请澳大利亚,一方面是将其作为对澳近期在对美关系上积极与美保持一致,甚至主动为美国出头的奖赏。澳大利亚不仅在南海、台海问题上频频发声,近期在新冠肺炎问题上更是积极替美国打头阵,联合国际社会其他国家要求对中国进行病源调查,这显然正中美国下怀。另一方面,对于澳大利亚,由于其在中美间存在的摇摆倾向,拉澳入伙有利于巩固美澳关系基本盘,并且提供一个新平台,让其继续以合乎美国利益的方式来行事,成为维护美国利益的新代表。
而之所以选定印度是因为,从克林顿到小布什,再到奥巴马和特朗普,美国对印度的拉拢可谓尽人皆知。说到底,美国拉印度入伙,一方面是看重印度的发展潜力,认为其经济发展后劲十足,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的影响不可小觑。另一方面,也有推动印度在推进“印太战略”过程中发挥作用,为美国发声的企图。
可见,美国邀请上述四国入伙主要的考虑并不是出于经济原因,战略上的考虑才是主因。
那么G7扩员的影响与前景如何?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
其一,这一大国协调机制将首次走出以欧美为中心,向欧亚平衡为特点的转变。届时它将不是一个单纯由发达国家组成的机制,美国可以藉此加强对G7其他成员国的优势,保持在其中的影响力。其二,美国或将强化对亚洲地区事务的干涉能力。
就G7扩员的前景看,现在的变量还很多,上述四国是否同意加入以及如何加入都会影响最终结果,同时,美国提出计划是一回事,能否成功实现又是另一回事。毕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