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社区更新微基建不同于现有的老旧小区改造,而是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核心,对标上海2035规划目标,基于人文之城和15分钟生活圈概念,有系统性的社区更新和品质营造。
◆如果说大基建是城市的骨架和面子,那么微基建就是城市的里子和血肉。社区微基建单体投资规模小,但其量广面大,集聚起来可以形成“蚂蚁雄兵”的能量。特别是微基建多样性强,老百姓要求高,中小企业灵活性大,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社区更新微基建要形成政府主导、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的合作治理模式。要更加注重双向的沟通协商,着力形成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的工作格局。要更加注重各方统筹,着力形成多资源来源的投入机制。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结合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目标,我们认为需要把上海社区更新微基建作为上海发展的重要战略事项进行推进。
从理论上,社区更新微基建是落实人民城市理论的重要抓手。人民城市理念包括三个方面或三个people的含义。一是在城市发展的目标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这是for people;二是在城市发展的内容上,要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这是of people;三是在城市发展的路径上,要履行好党和政府的责任,鼓励和支持企业、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这是by people。社区是中国城市的微细胞,人民城市理念的贯彻落实需要从基层社区干起。
从实践上,社区更新微基建要与新基建和老基建三管齐下推动发展。当前投资拉动对稳定经济、促进发展有重要作用,而基建投资又是投资的“压舱石”。就上海而言,无论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还是疫情之后发展,基建投资都需要“三管齐下”:既要“铁公机”老基建(例如加强长三角城市群和都市圈的交通体系建设),又要数字化新基建(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还要以上海2035确定的15分钟生活圈为中心,搞好社区更新微基建。三种基建共同发力,短期可以服务于“六保”和“六稳”,长期可以提升上海全球城市的地点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实现2035城市规划的战略目标。
下面从人民城市三个people的角度,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谈谈战略性推进上海的社区更新微基建。
满足居民 “最后一公里”需求的微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老基建、新基建和社区更新微基建各有侧重、互有补充。老基建主要是传统的以 “铁公机”为代表的有形的基础设施体系。新基建是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社区微基建是面向高品质生活需要,满足居民“最后一公里”需求的微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从内涵看,社区更新微基建的实施主体和服务范围,既区别于传统基建和新基建,也不同于现有的老旧小区改造;既不是由开发商主导的新建大型居住社区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也不是政府主导的旧区改造;而是以人民城市理念为核心,对标上海2035规划目标,基于人文之城和15分钟生活圈概念,有系统性的社区更新和品质营造。微更新将有关基层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集成起来,将现代化和数字化整合起来,实现从全面小康社会模式到现代化新时代模式的转换和升级。
从内容看,上海2035城市总规提出的15分钟生活圈对微基建有指导意义。经历新冠疫情之后现在要特别强调三点:一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要普遍加强社区健身、社区留观、社区医疗以及物流快递、小超市等方面的设施配套;二是区分成人上班族、老人、小孩不同需求,因地制宜进行补缺,做到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均衡化;三是要在郊区社区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设施建设,强化轨道交通导向的社区发展,为上海向都市圈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条件和动力。
从属性看,不同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需要采用不同的提供模式和运营模式。微基建基于其公共性-市场性程度可以细分为三大类:一是公共性强的微基建,比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二是市场性强的微基建,比如邻里中心、社区24小时便民商业点、社区智能快递柜、智能门禁、立体停车库、智能车棚、智能充电桩等;三是社会性强的微基建,比如社区花园、弄堂客厅等。
有利强化投资发挥中小企业作用、有利建设韧性城市提高生活品质
战略性推进社区更新微基建,既有助于当下的“六保”和“六稳”,也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系统的长远协调发展;既有助于增强城市发展的韧性,也是建设人民城市的微观基础工程。
一是有利于建设韧性城市。社区是韧性城市的细胞,发生重大疫情时,除非万不得已,小范围隔离社区要比大规模封锁整个城市更有效,经济社会影响小。前提是社区要有相对完备的生活功能。上海需要对标韧性城市和韧性社区的要求,平战结合规划建设一批社区微基建项目——尤其是社区医疗站点、小超市。一旦碰到重大疫情需要封小区、封片区时,可以在15分钟步行交通圈内,保证最基本的正常生活,避免因一小区、一片区发生疫情,导致整个城市陷入封闭状态。
二是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当前稳定经济增长,除了老基建和新基建的拉动之外,也需要社区微基建作贡献。相对于老基建和新基建,社区微基建单体投资规模小,但其量广面大,集聚起来可以形成“蚂蚁雄兵”的能量。其中仅老旧住宅改造一项,按照每平方米1000元的政府补助,上海老旧小区改造面积1.4亿平方米的存量,就可以有1400亿的投资拉动。与上海数字化新基建3年投资2700亿对照,微基建的能量不小。
三是有利于发挥中小企业作用。老基建和新基建等大基建投资慢、见效慢,往往要由大企业主导;社区微基建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特点,可以由中小企业主导。特别是微基建多样性强,老百姓要求高,中小企业灵活性大,可以充分发挥作用。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受疫情冲击的影响更大、生存更难。如果把微基建作为战略,海量的中小企业就可以在海量的社区微基建中寻求商机,存活下去、发展起来,保住更多岗位、吸纳更多就业。
四是有利于社区生活上台阶。2020年中国要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入到现代化强国建设阶段,作为城市细胞的社区营造和生活质量也需要上台阶,需要加强三种类型的社区更新和生活场景营造。第一种是基础式或脱贫式改造,例如2000年前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第二种是补缺式改造,无论2000年前还是2000年后的住区,都要按照15分钟生活圈以及新冠疫情提出的要求,弥补卫生设施和健身设施方面的功能,满足日常生活和发生疫情时的安全需要;第三种是提升式改造,用智能革命和智能城市的技术和成果提升社区品质。如果大基建是城市的骨架和面子,那么微基建就是城市的里子和血肉。两者结合可以使上海在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征途中,呈现表里如一的自信和内外兼修的优雅。
需要形成主体多元化、过程协商化和项目可持续的合作生产格局
如何推进社区微基建?需要发挥政府、社会、市民等各方力量,统筹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在主体参与、议题生成、资源投入、项目持续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
从参与主体看,现在的社区项目改造主要是政府主导的行政手段,新的社区更新微基建要形成政府主导、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的合作治理模式。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项目在公共性-市场性这一连续体中的不同位置,采用有适配性的建设和投资模式。对于公共性强的项目而言,注重政府主导的合作治理;对于市场性强的项目而言,注重企业推动的合作治理;对于社区性强的项目而言,注重居民主导的合作治理。
从议题(项目)形成看,要更加注重双向的沟通协商,着力形成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的工作格局。一方面,对于主要是从上而下发起的议题(项目),要改变精英主义的思维,充分相信群众的智慧。另一方面,对于主要是从下而上发起的议题(项目),可以由街道或居委通过传统“三会”(听证会、评议会、协调会)、小区微信群、网上E睦邻、小区公告栏等方式,就相关议题、方案、实施路径、后续管理等,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建议,尤其是要听取老年人、低收入者、残疾人等的意见,然后与规划专家、企业合作策划,研商建设和运营的路径。
从资源来源看,要更加注重各方统筹,着力形成多资源来源的投入机制。其一,要改变对基层官员的评价机制,不仅要看行政结果,而且要看达致这个结果的资源投入情况,否则就会形成官员拼命争取公共资源打造不可持续的“盆景”。其二,要善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比如对于上文提到的市场属性强可收费的项目,探索社区微基建的PPP模式,投资方通过一定时期的运营权收回成本并获取一定的盈利。其三,要注重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而不是替代或挤出效应,对于政府介入小区特别是涉及个体物权的项目安排,尽可能要求居民有一定的出资比例,既可以扩大资金来源,又可以激发居民的主体地位,减少后续管理的后遗症。
从项目可持续性看,要更加注重建管治并举,着力形成规划-建设-管理的良性循环。社区微基建建设不可能一劳永逸,往往需要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若后期的维护和运营跟不上,改造社区更新的效果也难以保持。只有将前期的规划、中间的建设和后期的管理,系统考量、统筹谋划,才能保证项目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