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一本2万余字的小册子在上海问世,对中国影响至深-LMLPHP

100年前的5月,陈望道带着“费了平常译书五倍功夫”的《共产党宣言》译稿从家乡义乌返回上海,一头扎进“石库门”,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开始了审校工作。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出版问世。这本2万余字的小册子,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乃至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陈望道长年生活、工作的地方。由复旦大学与上海市档案局(馆)共同主办的“真理之甘 信仰之源——纪念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100周年主题展”日前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揭幕。展览汇集了来自复旦大学档案馆和图书典藏部门、上海市档案馆的近300件图片、实物、视频展品,全景式地展示了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全译本,积极投身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以及在复旦大学教书育人、治学治校的人生轨迹,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现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观众可通过这一展览体会到一百年前中国先进分子对“真理味道”的不懈追寻,了解以《共产党宣言》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

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资助下,陈望道译本由上海又新印刷所出版,首印1000册很快销售一空。本次展览展出了各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包括上海市档案馆保存的1920年8月第1版、9月第2版《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复制件,以及复旦大学珍藏的1926年5月版、1927年1月版《共产党宣言》原件等。展厅内,还原了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又新印刷所”等真实历史场景。现场还设置有亲手复制译本封面等多个互动环节,为观众带来全景式的沉浸观展体验。

100年前,一本2万余字的小册子在上海问世,对中国影响至深-LMLPHP

▲1920年8月第1版

复旦大学保存的《劳动界》周刊(第一册),是本次展览的又一大看点。这一周刊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份工人刊物,陈望道是主要供稿人之一。《劳动界》周刊的发行和传播是党在创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端和缩影, 推进了中国革命的深入。

记载了鲁迅与陈望道之间来往的鲁迅日记,也在本次展览中亮相。20世纪20年代起,陈望道与鲁迅、茅盾、胡愈之等知识分子并肩作战,积极提倡和参与妇女解放、社会改革和语言文字改革运动。陈望道创办《大江月刊》等进步刊物和大江书铺等出版机构,撰写并翻译了一大批新兴文艺理论作品。

1942年起,陈望道开始担任复旦新闻系主任。从本次展出的复旦新闻馆奠基典礼照片中,可见当时庆典之隆重与所受支持之广泛。陈望道提出“好学力行”的系铭,鼓励、保护进步师生,复旦新闻馆由此成为进步师生争取民主自由的活动场所。有着大后方的“民主堡垒”之称的复旦,被中共南方局赞誉道:“学校据点以复旦大学为最好最典型。”

100年前,一本2万余字的小册子在上海问世,对中国影响至深-LMLPHP

观众还可以在展览中看到毛泽东签署的复旦大学校长任命书。于1952年被任命为新中国成立后复旦的第一任校长后,陈望道积极推动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在他的提议下,自1954年至今,每年校庆期间,复旦均会举行学术报告会。

100年前,一本2万余字的小册子在上海问世,对中国影响至深-LMLPHP

陈望道还是一位对中国学术事业发展卓有贡献的著名学者。他开创了汉语语法研究的新道路,《修辞学发凡》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1977年,他在病榻上完成了他最后一部著作《文法简论》(1978年出版)的定稿工作。本次展览展出了《文法新论》手稿,《文法简论》便是在此基础上成书。

“巨笔小英雄卡通形象组图”“‘掌’握真理工具袋”“‘好学力行’帆布包”……复旦学子为陈望道旧居《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创作的系列文创作品,为本次展览增添了青春创意。

据悉,结束了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的展出后,下半年,展览还将在国歌展示馆、复旦大学、义乌市档案馆等处进行巡展。为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社会各界的参观需求,展览全景导览系统已同步上线,观众可以足不出户,“云”上参观本次展览。

100年前,一本2万余字的小册子在上海问世,对中国影响至深-LMLPHP

▲《陈望道画传(第二版)》和《宣言中译·信仰之源:〈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陈望道旧居)》两本新书在开幕式上首发

图片:主办方提供

06-04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