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月4日),教育部网站刊发常态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前提下学校文明卫生、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内容提出,要有良好卫生习惯,提倡分餐制,不能分餐时使用公勺公筷,在校用餐尽量自备餐具。
原文如下:
为总结疫情防控工作中形成的需要长期保持的有效做法,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有关专家提出了常态化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前提下学校文明卫生、绿色健康新生活方式倡导,引导广大师生在全面复学复课后,保持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为主,关口前移,远离疾病,健康生活。
一、健康生活方式。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体育锻炼,劳逸结合,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增强身体免疫力。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促进体质健康,锤炼意志品质,培养锻炼习惯。掌握爱眼护眼常识,学会识别不良用眼环境,主动选择有益眼健康的环境。重视维护心理健康,促进社会适应,遇到心理问题,学会自我调节,必要时能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和支持。保持健康体重,避免超重、肥胖和消瘦。远离烟酒,杜绝网络成瘾,拒绝毒品诱惑。
二、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正确采用“七步”洗手法,使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的水洗手不少于20秒。经常洗澡,不共用毛巾和洗漱用具。科学刷牙,饭后漱口,定期口腔检查,预防龋齿,保持口腔健康。提倡分餐制,不能分餐时使用公勺公筷。在校用餐尽量自备餐具。
三、均衡营养膳食。均衡营养,合理膳食。主动减少盐、糖、油摄入,增加优质蛋白质和新鲜蔬菜水果摄取。每天饮用足量的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四、健康文明行为。热爱大自然,爱护动物,拒绝食用野生动物。保持适宜、安全距离,在交谈、候车、等电梯、排队时与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自觉坚持安全文明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佩戴口罩,不在公共交通工具内进食。讲文明,讲卫生,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或用肘部遮挡。他人打喷嚏、咳嗽时主动避闪。
五、维护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改善人居环境。保护环境和资源,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减少污染和浪费。
六、科学就医用药。按规定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发现传染病,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合理利用学校、家庭周边卫生服务资源。发热或罹患呼吸道疾病时佩戴口罩,及时就诊,配合医生治疗,用药遵从医嘱,不擅自使用处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