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将代表中国角逐“迪拜奖”-LMLPHP

▲位于广州中心城区的海珠湿地与城市地标广州塔遥相呼应。

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简称“海珠湿地”)将代表中国角逐2019年度第12届迪拜国际可持续发展最佳范例奖。

海珠湿地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总面积约1100公顷,是中国特大城市中心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生态绿核,被誉为广州“绿心”,曾获评“2016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海珠湿地前身“万亩果园”曾被严重“蚕食”,经过8年保护修复,海珠湿地产生巨大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窗口。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将代表中国角逐“迪拜奖”-LMLPHP

▲海珠湿地海珠湖鸟岛上的苍鹭(4月27日无人机照片)。经过科学治理,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海珠湿地鸟类从72种增加到177种,鱼类从46种增加到58种,昆虫种类从66种提升至285种。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将代表中国角逐“迪拜奖”-LMLPHP

▲海珠湿地的斑嘴鸭一家(4月29日摄)。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将代表中国角逐“迪拜奖”-LMLPHP

▲海珠湿地牌坊倒映在绿心湖中(1月31日无人机照片)。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将代表中国角逐“迪拜奖”-LMLPHP

▲正值盛花期,市民在海珠湿地观赏菖蒲和荷花(6月3日摄)。经过科学治理,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海珠湿地维管束植物从379种增加到630种。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将代表中国角逐“迪拜奖”-LMLPHP

▲海珠湿地岭南佳果荔枝和香蕉果树生长茂盛(6月3日无人机照片)。海珠湿地传承万亩果园岭南基塘农业文化遗产,恢复6平方公里垛基果林挂果能力,果树树种从原来10余种增加到200多个品种。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将代表中国角逐“迪拜奖”-LMLPHP

▲海珠湿地员工在稻田劳作(3月30日摄)。海珠湿地有一片10亩稻田,市民可来此体验农耕文化,今年受疫情影响,市民无法亲身体验插秧,这项工作便由湿地员工完成。稻田生态系统为海珠湿地的各类动物营造了栖息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态效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6-04 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