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强调的是阅读方法。没有合理阅读方法的构建,我们很难应对考试中遇到的问题。
初三复习,很多学生会选择大量刷题来应试,临近中考,更多同学会把刷题看成是制胜法宝,希望以此解决考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但对于中考的文言文考查来看,刷题未必有好的效果。即便是平时学习中,很多同学也会感到,题刷了不少,但考试时该出错的地方还是出错,甚至面对这些错误,却找不到合理的解决方法。
我认为,初三学习最后一个阶段,在文言文复习上,必须构建合理的读法,参透文言文阅读的内在要求,才能具备优质的解题思维。要尽可能做到“细读”与“深耕”,探究文中的“微言”(这也是古人倡导的读书方法,如下面引文中郑燮就提出“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勾前探后,梳理出文理,从而在题目面前“恍然大悟”。
举例来说,关于课内文言文清代郑燮的《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两句话的翻译。
其一是翻译“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
要正确翻译这个句子,我们需要明白这样几个问题:老吏是谁?在讲苏东坡读书的时候,怎么会突然出现这样一个“老吏”?老吏“苦”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到“老吏”的“苦”?
这就需要细读这个句子的上下文。原来,这里作者是想用苏轼读书的故事去论证“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这个观点。那么苏轼是怎样读书的呢?作者列举了,一次在翰林院读《阿房宫赋》,读到了四更天,这个老吏自然是掌管翰林院的官吏,苏轼读书读到四更,一个掌管翰林院的老吏,不可能弃苏轼不顾,而离开翰林院去休息,他需要陪着苏轼,苏轼读书读到“四鼓”,这个老吏也要陪到“四鼓”,他当然感到为陪苏轼读书为苦了。所以前文交代苏轼读书的地方——翰林院,是必须读到的重要信息。如果不细读,文中呈现的信息把握不准,就很难理解老吏为什么而感到苦了。很多书中,把这个句子翻译成:“掌管翰林院的老官吏觉得他读得辛苦,可苏东坡却十分畅快,毫无倦意。”这是否准确,值得思考。
除了我们要搞清“老吏苦之”中的“之”的指代义,还要体会文中呈现的苏轼读书情景。苏轼读书辛苦不辛苦,老吏也许能感觉到,也许感觉不到,但这不是老吏关注的重点,老吏关注的是夜过“四鼓”自己不能去休息,还要陪着苏轼在此读书。因此,这里的“之”,更确切的指代义应为苏轼“四鼓”了,还在翰林院读书,老吏还需奉陪,不能离开翰林院休息。因此,这里的翻译应为“掌管翰林院的老官吏为陪苏轼读书到‘四鼓’而感到辛苦,可苏东坡却十分畅快,毫无倦意”。
如果我们再深耕,可以看出:作者在这里用了对比的手法,一“苦”一“洒然不倦”,用老吏的“苦”(不是苏轼的“苦”)来反衬苏轼读书读到“洒然不倦”的程度就忘乎所以了,没有顾忌到还有一个不能关翰林院之门的老吏。同时,这里还有独特的语言现象: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问题。因为“老吏苦之”中的“之”既可以代人,也可以代事(包括情状),很明显这里代人不恰当,不能说老吏为苏轼而苦,那就只能代事,代指陪苏轼读书这样一件事。综合起来,可以看出,能把两种语言现象都翻译出来的,不应该是“掌管翰林院的老官吏觉得他读得辛苦,可苏东坡却十分畅快,毫无倦意”这样的翻译,而正确的翻译应该是:“掌管翰林院的老官吏为陪苏轼读书到‘四鼓’而感到辛苦,可苏东坡却十分畅快,毫无倦意。”
再举个例子,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
有些书中将这个句子翻译成:“只有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等人,一生读书从不读第二遍,但他们始终也没有写出好文章。”
这个翻译中,对“迄”的理解上,是有偏差的。“迄”在古汉语中,可以解释为“至,到”或者“毕竟,终究”。这里可以理解为“终究”、“最终”——表示某种结果,郑燮在这里举出几个人读书的例子,是想证明自己倡导的“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这个观点。意思是说,这几个人平生在读文章上,不再读第二遍,使他们在文章的撰写上最终没有取得多大成就,而不是说他们在为文上始终没有什么成就。
郑燮应该也读到过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首诗的影响力,郑燮也应该很清楚,郑燮在这里不是说这几个人在为文上始终没有什么成就,而是他想表达“读书不喜欢读第二遍,在为文上面,最终就很难有‘佳文’”这个意思。
我这里列举的两个句子的翻译,也都经常出现在我们平时的考试中,或者是我们依赖的复习材料中,我的用意不是去辨析到底哪种翻译是正确的合理的,而是让我们去思考,如果我们在阅读文言文中不“细读”,不“深耕”,就很难发现问题,发现不出问题,我们有些错误必然还是难以避免。
最后一段时间,学会耐心读文章(尤其是文言文),并形成深度思考,才能构建合理的阅读方法,去应对即将来临的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