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中国革命红色基因的发源地,无数仁人志士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孕育了党组织的老渔阳里2号和兴业路76号;记录了《共产党宣言》印刷的成裕里;见证了周恩来、邓小平、邓颖超、恽代英等党的领导人身影的青海路善庆坊;书写了中央特科在隐蔽战线上传奇斗争的庆丰恒酒行、湘发泰酒店……一个个红色地标,都是上海历史进程中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日,上海掀起了“四史”学习教育的热潮,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精心推出的《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出版,该书将1000个革命纪念地娓娓道来。值得一提的是,其中近一半的革命纪念地是以上海师范大学苏智良教授为首的主编团队,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并确定的。该书还创新引入了融媒体传播方式,有十个章节设置了二维码讲解,扫描二维码即可收听到播音员对于书中章节声情并茂的讲述。
实地走访碎片化档案中的记载,还原旧址和遗址
上海城市历史中的这抹红色,是近代上海发展中堪称亮丽的浓墨重彩的一笔。红色是上海城市文化研究中必须列入的重要课题。对这一城市历史文化现象的解读,不仅需要时间的坐标,还需要空间的坐标。
早在2011年建党90周年之际,近代史研究专家、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中心主任苏智良发现,上海在日新月异的建设过程中,很多老旧街区在迅速消失,从而萌生了实地确认历史地标、集中梳理红色遗址的想法。那时起,“上海红色历史纪念地遗址发掘项目”团队开始了“十年磨一剑”的深度学术研究和广泛的实地调查。
“如果房子还在,那就是旧址,若房子已经没了,那就是遗址。”因不少历史建筑被拆除,昔日西康路和青海路的中共中央联络点等纪念地难以寻觅,实地调研工作充满艰辛。纵然团队做了大量的考察,但是仍有些具体的旧址和遗址目前还无法精准定位,见证了潘汉年进行革命活动的岩井公馆今天何在?目前只能将范围确定于宝山路一带,无法确定到具体的门牌号。
“钻研党史,既要注重理论研究,又要注重实地调研。”在这一指导原则下,编辑团队将1000余幅老照片、实物图、场景图、示意图配上文字,汇总在《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一书,收录、展现了1000个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是迄今纪念地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的研究成果。“想把城市中淹没的历史挖掘出来,去缅怀这些前辈,希望去保护这些文脉。”近年来上海在对很多历史保护建筑实行“留改拆”,苏智良说,“留要放在第一位,希望用这本书来呼吁更多人一起关注这些红色遗址”。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新增了多处活动遗址
从1916年《新青年》杂志创刊、新文化运动发轫,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本《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中收录的红色革命纪念地,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人士和人民群众共同奋斗,致力于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建立新中国的革命史迹。
这本全书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中共中央在上海12年的机关分布、领导人活动的史迹,较为完整提到地展现民主下党派的活动地点和民主人士的旧居。该团队还搜寻与中国革命相关的秘密情报活动史迹电台,这其中包括 “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李白烈士在贝勒路的电台、刘鹤孔秘密电台等和中国革命相关的电台。该书中还较为完整地展呈现了中共中央在上海12年的机关分布、领导人活动的史迹、中央特科在沪活动联络点,以及共产国际在上海的情报战线地下活动地点,还收集了新四军在沪办事处、联络站遗址、民主党派的活动地点和民主人士的旧居。
除外,项目团队注重文化层面的革命史迹,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与革命相关的报社、书店、出版社及印刷所遗址,体现了近代上海文化中心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在以往党史研究的基础上,较为完整地梳理了上海地区中共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旧址和遗址。然而,史料中对于这方面的记载少之又少,挖掘并非容易。苏智良告诉记者,最新发现徐汇区曾经有一个叫“赵巷”的党组织活动地点,大致位于天钥桥路辛耕路一带。前后在此活动的有革命女作家关露、引发“新生事件”的《闲话皇帝》作者艾寒松、抗日救亡运动负责人之一柳湜、上海地下党市文委的艾寒松以及两航起义的策划者查阜西,在他们的感召下,赵巷的青年奔向延安和太行。1949年4月23日,中共徐龙区委委员穆汉祥在赵巷主持支部会议,讨论迎接解放。5月20日,他被国民党军警杀害于闸北宋公园,时年25岁。像穆汉祥这样平凡而伟大的中共基层党组织工作者成千上万。“挖掘基层党员可歌可泣的故事,为凡人留下一点记录,关注普通党员在这个城市中贡献的热血和生命。”苏智良说,“其实,任何一种历史的书写与记录都不可能全。我们的初衷是希望不断完善、不断补正,从而更加完整、更加科学地反映上海这座伟大城市的红色革命历史。”
红色文化的特点让上海肩负起自己的城市精神
回顾上海城市历史发展进程,红色文化在此绵延不绝。从新文化运动发轫、中共建党,到国共合作,从抗日救亡到迎接解放,红色文化伴随着上海这座城市成长的各个阶段,红色历史的完整性,成为上海文化的一大特色。这与中共中央在1921-1949年的28年中长达12年在上海策划与指挥中国革命相关。《初心之地——上海红色革命纪念地全纪录》中记载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预备会议,该会议准备的内容后经上海的党组织送达瑞金,为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会议作了铺垫,上海对于中国革命的贡献,不言而喻。
上海的红色文化内容涉及政治、国际、军事、工运、统战、文化、情报、组织机构、名人故居等,极为丰富。现存的大量红色历史遗址、红色纪念地中,也不少已建成博物馆、纪念馆,有些还需要继续研究和保护,精心呵护。
那么,上海这座城市何以拥有这么多的红色地标?在苏智良看来,“和其地理环境、城市构造、城市文化都密不可分”。码头和租界都为上海这座城市开展革命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革命者可以利用政治的缝隙进行斗争,共产国际也选择了上海这座城市作为其在远东的支点。同时,作为移民城市的上海吸引着大量进步人物。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在这座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书店、印刷业也得以在上海兴起……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不仅聚焦四史中的党史,还聚焦社会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发展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过程,共产党人如何把社会主义学说引进中国,并加以实践”也是本书聚焦的一个方面。
图片来源:苏智良供图、赵立荣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