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今起施行,24尾中华鲟长江口放流-LMLPHP

东海之滨,随着放流水箱槽门打开,24尾中华鲟、2000尾胭脂鱼从海警码头游入浩淼大海。

近年来,中华鲟自然种群衰退趋势加剧,栖息地破坏带来的影响日益明显,自然种群延续已面临严重困难。上海始终把保护长江、保护水生生物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率先实施长江流域(上海段)退捕制度、成立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自今天起,我国第一部单一物种保护法律《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也正式施行,将进一步完善了中华鲟抢救性保护的法律保障和“长江大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体系。

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基地二期将于明年基本建成

《条例》的出台让不少关注中华鲟生存环境的专家学者终于舒了一口气。这些年来,与中华鲟相关的新闻搜索总是让人揪心。从未检测到自然产卵到人工放流种群补充效果不理想,不少人担忧,中华鲟会重蹈白鳍豚、江豚的覆辙,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今天(6日)起正式施行的《条例》无疑向人们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对中华鲟的保护与管理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要集社会各资源、各部门之力,对其进行系统性保护。

长江口, 全球重要的生态敏感区,也是中华鲟保护基地所在地。这里既是中华鲟的“幼儿园”、“待产房”,也是重要的“产后护理场所”。作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基地二期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基本建成。未来,这里不仅将成为长江珍稀濒危物种人工驯养繁育基地,也将承担起关键的科普教育任务。

《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今起施行,24尾中华鲟长江口放流-LMLPHP

规范增殖放流活动,鼓励标志放流、跟踪监测

与许多科研院所一样,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基地的一大重要任务就是“增殖放流”。

自然生态系统修复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对中华鲟保护而言,2014年是一个有标志性意义的时间节点。正是在这一年,东海水产研究所经过近万平方公里的持续监测后,没有发现一尾中华鲟幼鱼。这是长江上游中华鲟产卵场连续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产卵。

没有自然产卵,意味着野生中华鲟种群数量无法得到补充。若是放任这一情况继续下去,中华鲟就面临着“种群危机”。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增殖放流行动,中华鲟能在长江中获得自然产卵的能力、扩充种群规模。

然而,鼓励增殖放流并不意味着无序放流。盲目地将鱼类放生到野生环境中,不仅可能会让它们无法适应全新的生存环境,还会引起生物、环境污染。

为此,《条例》第12条中规定,“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中华鲟增殖放流活动管理规定,规范增殖放流活动“。为持续跟踪增殖放流效果,《条例》还明确,市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采取标志放流、跟踪监测等措施进行增殖放流效果评估。

《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今起施行,24尾中华鲟长江口放流-LMLPHP

探索建设海洋牧场,开创河口生态修复新模式

保护中华鲟,不单单是保护这一物种,而是是要保护整个水域生态环境。

沙漠化,不仅仅出现在沙漠中,海洋里亦是如此。在长江口崇明岛东滩水域、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一个面积达14.4平方公里的海洋牧场示范区渐渐成型。

通过探索建设长江口海洋牧场示范区,上海力求开创河口生态修复新模式。示范区定位为资源生态保护型海洋牧场。一是通过人工鱼礁建设、海草移植和底栖生物底播等方式,修复、优化和保护中华鲟等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及重要经济种类的栖息地、产卵场和索饵场,加强水生生物早期生物史阶段的养护,提高中华鲟等水生生物数量及资源补充量,促进渔业资源的养护与恢复。二是通过海草场移植,治理长江口水域荒漠化、提高水域初级生产力。

示范区的诞生,既填补了长江口海洋牧场建设的空白,也在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生物资源、缓解水域荒漠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06-06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