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综合性大学聚焦三大领域探索建设“新医科”,上海大学医工交叉研究院今成立-LMLPHP

综合性大学正纷纷探索建设“新医科”,6月6日,上海大学宣布成立医工交叉研究院,并举行“面向未来的医学创新与教育”首届学术研讨会。

与传统老牌医学院校不同,上海大学将聚焦老年医学、公共卫生、医学工程三大领域,积极探索与国际国内知名校院所及医药企业合作新机制。目前,学校已重点建设了医工交叉、纳米医学、生物医学3个方向,新增智能医学诊疗、新药物与新材料2个交叉学科博士点。

患者只要戴上“头盔”,医生就能通过其脑电波的变化和大数据进行比对,判断是否患有老年痴呆。运用先进的多学科技术解决临床医学问题,在上大医工交叉平台,正在推进骨骼智造、老年运动能力、高端医疗仪器“创制”、仿生智能医学诊疗、AI辅助康复训练等重点研究计划。

“医生不知道怎么做,工程师不知道做得好不好”,在医工交叉领域,上海大学早已累积了不少经验。依托材料、机械、控制、化学等工科积累,学校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端人才,获得了一批代表性的成果。

比如,“荧光石墨烯量子点的可控设备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脑-机接口电刺激康复训练仪应用于上海瑞金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等50余家医院并取得良好效果。第三代下肢智能康复机器人获2018年上交会“最具技术交易潜力奖”;E-repair子母生物打印机获2018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全国高校展区特等奖。两个Ⅰ类新药已基本完成临床前研究,合作转让总金额近2亿元。已在Science、Nature、Cell及其子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

此次“医工交叉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上海大学的医学学科建设进入新阶段。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表示:“我们将以交叉学科为支撑,以科技引领创新,实现多学科融合,建设国际一流医学学科,培养理、工、文背景兼具,博学识、强研究、善转化的复合型人才,为应对未来的医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凭借综合性大学优势,上海大学重点围绕人口老龄化、公共卫生等领域,积极探索仪器制造新突破、材料开发新技术、智能检测新方法、精确诊断新途径等,开展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为老年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科发展提供上大方案。

在研究院成立大会上,上海大学与上海宝山区人民政府签署新一轮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上海大学还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等5家单位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会上还举行了上海大学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授牌仪式。温州市中心医院、温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建省南安医院、树兰(上海)国际医院(筹)、上海孟超肿瘤医院、南通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罗店医院等9家附属医院,以及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皮肤病医院、浦东公利医院、南京江北人民医院等5家教学医院领导到现场接受附属(教学)医院授牌。

上海市副市长陈群出席。

06-06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