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援疆、援滇、援青、援黔……不同时期上海服务全国的历程,也是全国人民脱贫奔小康的历史。
6月12日下午,作为2020年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服务全国的回溯与展望——2020年国际档案日‘四史’学习讲坛名家访谈专场” 在上海中心举行。党史研究专家、援藏干部、对口受援地区代表和档案人从不同视角,讲述上海援建的故事。
羊肠小道猴子路,云梯溜索独木桥”,说的是西藏以前没有公路,物资进出全靠人背畜驮。如今在包括上海在内的全国18个省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央企的援助下,西藏的公路总里程超过10万公里,青藏铁路、拉日铁路已经建成,航空已经建成5座机场。上海首批援藏干部代表张兆田回想起1995年第一次到西藏的情景,感叹“感觉短短几十年,发展超越上千年,特别震撼。”
“对我来说,从海拔4米的黄浦江畔到平均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从经济最发达的中心城市到发展最滞后的边疆农村,从吃大米、喝咖啡到吃糌粑、喝酥油茶,反差还是很大的。”张兆田说,刚来的时候感到千头万绪,不知道对口援建从何入手。当时他所在的亚东县辖区帕里,号称西藏第五大城市,但人口很少,沿街民居低矮破旧,一切都在百业待兴中。
到了西藏后的几个月,在各地走访调研,团队写了100多份调研报告和建议书,大家决定把重点放在希望工程和市政建设两大类项目上。
档案资料显示,从经济援藏、就业援藏、干部援藏、人才援藏、科技援藏,这种“组团”式援藏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未断过。目前在藏的已是第九批援藏干部了。
上海开始与新疆阿克苏正式建立对口支援关系是在1997年。2010年5月,上海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地区由原来阿克苏地区的阿克苏市、温宿县和阿瓦提县,调整为喀什地区的莎车县、泽普县、叶城县和巴楚县。2015年7月,上海正式对克拉玛依市开展对口支援。
上海市档案馆保管部副主任彭晓亮三次奔赴新疆喀什,接力开展上海援疆档案收集、整理、接收工作情况,并有幸与第七、八、九、十批援疆干部有所交集。“2013年3月至9月,我万里独行来到新疆,与第七批援疆干部共事半年,不仅赶上了大家由原先简陋的办公室搬到全新的援疆楼,还碰到了第八批援疆干部骨干交接;第二次是去年10月至11月,适逢第九批援疆干部收官;第三次是今年三月,我与第10批援疆干部一起前往新疆,运回不少珍贵档案。”彭晓亮说,大家都开玩笑地说,我是“分段式”“积分式”的参与援疆。
要说新疆的变化,彭晓亮还记得在莎车县的深度贫困村,走进村子墙上挂着“不出村、有活干,轻轻松松把钱赚”横幅的卫星工厂引人瞩目,这是上海援疆干部为村子量身定制的产业带动就业项目,以“中心+卫星工厂”的模式,统一发放订单、统一回收产品,帮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在一批批援疆干部与新疆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新疆的面貌焕然一新。
当天,上海中青年学者走进档案馆活动同期举行,启动仪式上,沪上中青年学者代表领取了市档案馆学习研究“四史”查档卡,市档案馆向中青年学者代表赠送了馆藏档案编研成果。
图片:叶辰亮、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