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防暑降温固然必要,但食品安全与疫情防控却千万不能“降温”。
“近期,上海已步入梅雨时节,温度高、湿度大,这些都成了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滋生的‘温床’。”上海市疾控中心专家发出提醒,在这一阶段,食物往往更容易腐败、变质、发霉,加之人体胃肠功能和抗病能力有可能下降,更要警惕食源性疾病。
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发布的监测数据,我国55%的食源性疾病发生在餐饮环节,其中40%发生在家中。也就是说,食物可能携带多种致病微生物,包括有传染性的病毒。
结合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专家呼吁,请广大市民做好手卫生、推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科学饮食习惯,无论对于预防新冠病毒亦或是食源性疾病,这些都不失为经济有效的防控手段。
各类食物要煮熟煮透,警惕致病微生物风险
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市疾控中心专家发出夏季饮食健康提醒。简言之,可归结为“三多三少”:多饮水喝汤,少冰冷刺激;多食果蔬,少油腻食物;多熟食,少生冷。
不安全食品对人类健康和经济构成威胁。据统计,世界上每年发生6亿例食源性疾病。含有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或化学物质的食品可导致从腹泻到癌症等200多种疾病。
不过,与其他疾病不同的是,因不安全食品导致的病症,完全可以避免。
上海市疾控中心危害监控所副主任医师宓铭提醒,夏季来临,消费者更应注意食材安全,食品选购应选择储藏条件较好、符合卫生要求的正规商场、超市和市场。
同时,要了解最基本的食品危害,购买食物前记得查看食品标签上的信息,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无损、有无鼓包等现象,特别是需要冷藏或冷冻的食品要查看是否符合相应的条件(冷藏温度为0-4℃、冷冻温度为-18℃以下)。
生食最好不要吃,处理食物要生熟分开
热浪滚滚的炎炎夏日,不少人青睐于凉爽可口的美食,此时凉拌菜、生食便成了餐桌上的常客。对此,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主任孙建琴不免要泼一泼冷水——“这些最好都不要吃。”
孙建琴直言,易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常以冷荤、凉菜、剩米饭、海鲜等食品为主。因此,食用前一定要将各类食物煮熟、煮透,尤其是肉、禽、蛋和海鲜食品,要保证食品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
另外,熟食再次加热也要彻底,如果用微波炉再次加热食品,要注意加热均匀。“为了身体健康,市民最好不要食用油炸品、熏制品、烧烤等容易损伤咽喉黏膜的食品”。
许多市民到了夏季,为了补充身体流失的盐分,在做饭时会多加一勺盐。对此,孙建琴建议,夏季饮食仍当以清淡饮食为主,烹饪时应定量用盐、用糖、用油,控制总量,多用蒸、煮、炖、焖、急火快炒等方法烹煮食物。
特别要提醒的是,处理食物时一定要注意生熟分开。处理生食时,应配备专用刀具和砧板。若没有单独备用,也应注意食物的处理顺序,先切即食食品,再处理生食。
养成分餐公筷习惯,不食来历不明食物
步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市民该做好的个人防护仍不应落下。
“勤洗手、正确消毒、提倡使用公勺公筷、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无论对于预防新冠肺炎还是食源性疾病都是有效的。”宓铭提到,尤其是分餐公筷这一经济有效的举措,更应当作为一种面向全民的养成教育,推广开来。
“合餐时的筷来箸往会造成交叉污染,大大增加病原微生物的扩散概率。”孙建琴认为,在外聚餐使用公筷公勺是必须,最好也少食用凉拌菜、生食等生冷食品。
孙建琴发出的另一点提醒是:市民前往超市或菜市场选购食品时,戴好口罩的同时也应避免直接用手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如需接触可佩戴手套,接触后及时做好手卫生,避免触摸眼、鼻、口。
当前仍处疫情期间,市民切记不要采集、购买、食用不认识的蘑菇、野菜、野果以及任何来历不明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