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的“打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示范区总规”)已形成规划草案,并于6月18日起正式开展为期30天的社会公示。
太浦河。孙中钦 摄
“这份规划,不是丽质天成,而是大器晚成。”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规划是发展蓝图,也是达成发展目标的路线图,“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要解决的,是走怎样的路、实现怎样的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要通过编制规划,明确示范区的发展模式、确立发展目标。”
发展蓝图已经展开,被定义为“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的示范区该如何“破界”,探索一体化发展新路径?作为示范区一体化制度创新的重要成果,这份国内首个省级行政主体共同编制的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明确了示范区的发展模式。
统一规划管理
实现“一田三新”发展愿景
“规划要表达的,就是示范区要以‘一体化’为驱动力,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这一条新路,是空间的力量、制度的力量。”张忠伟说,示范区总规以“率先探索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为路径,实现将示范区打造成为“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的发展愿景。
示范区不是传统的造城思路,也不是过去的开发区模式,它是一体化发展的国家试验田,要通过打破行政壁垒这个“破界”,来促进要素流动、拓展战略纵深,提升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增强全球资源吸引力。
3月,青浦区金泽镇蔡浜村百亩油菜花田盛开。徐程 摄
“要达成这个目标,两省一市就要共绘一张蓝图,把空间战略、区域协同、边界管控的规则、标准明确下来。”在张忠伟看来,规划草案的形成意味着“统一规划管理”这一创新性制度的初步建立,今后将在示范区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一个平台管实施、一套标准管品质”。
“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应该是怎样的景象?在示范区总规中,可以看到具体描述——未来的示范区,将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全域功能与风景共融、创新链与产业链共进、江南风和小镇味共鸣、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共享的地区。
西塘古镇。李铭珅 摄
突出生态特征
发展模式强调三方面转变
“为了保证规划的完整性和功能的延续性,示范区总规把示范区周边的几个镇作为规划协调区域纳入其中。”对于不少人注意到出现在示范区总规上的“规划协调区”,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熊健这样解释。
什么概念?示范区总规范围除了包含“两区一县”约2413平方公里的行政辖区外,还包括紧邻示范区需要一并规划研究的虹桥主城片区除青浦区以外区域、嘉兴市嵌入示范区范围内的王江泾、油车港镇以及昆山市毗邻淀山湖的锦溪、周庄、淀山湖镇等三个区域,即规划协调区(约486平方公里)。
“在发展模式上,重点强调三方面转变。发展动力上,强调动能转换、协同共进,转变以投资和要素投入为主导、土地增量规模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构建创新驱动、高效集约的新发展方式;空间组织上,强调多中心、网络化、融合式;不搞集中成片、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建设,突出‘小集中、大分散’的建设用地布局原则,推动存量用地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内涵提升;治理方式上,强调共建共享、共担共赢。打破行政区划藩篱和制度约束,建立标准理念统一、资源信息共享、管理执法一体、协商保障有力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机制。”熊健说。
淀山湖。孙中钦 摄
据熊健介绍,示范区将突出生态绿色特征,以示范区生态敏感性最高、生态本底最优质的淀山湖、元荡及周边湖荡为主体构建生态绿心,构建示范区“一心、两廊、三链、四区”的生态格局。在锚固生态格局的基础上,示范区将以虹桥商务区为发展动力核,以环淀山湖区域为创新绿核,形成“两核、四带、五片”的城乡空间布局。
未来蓝图展开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惠民
从构建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格局到营造全域功能与风景共融的城乡空间格局,从培育创新链与产业链共进的产业体系到塑造江南韵、小镇味和时代风共鸣的生活场景,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规划四所所长闫岩,全面介绍了示范区总规的“规划策略”。
“最后一个策略,就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怎么实现共享,首先就是综合交通。”闫岩说,在综合交通上,规划强化示范区和虹桥枢纽的城际轨道链接,“在规划中谋划了一条经过‘水乡客厅’直达虹桥的城际线路,同时,三地城市轨道交通,上海17号线、苏州10号线、嘉善6号线未来如何衔接的问题也在研究。”
到2035年,示范区内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方式比例达到50%,城镇内部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平方公里以上,拥有独立路权的自行车道总规模将达3000公里左右,包括公共交通、非机动车、步行、清洁能源汽车、水上交通等在内的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 90%。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公交。王凯 摄
到2035年,示范区内至少布局6处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3处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区),5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每10万人拥有的各类博物馆不少于2.5 个、图书馆不少于4个、演出场馆不少于4个、美术馆或画廊不少于7个。
嘉善丁栅村图书馆。李铭珅 摄
到2035年,示范区每个社区生活圈至少布局1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若干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1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幼儿园、小学、初中在内的基础教育设施将按照社区适龄人口规模配置……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99%。
这些,还有更多便民、利民、惠民的场景,都写在了示范区总规上,而这样一个“世界级滨水人居文明典范”的画卷已然展开。
来源:新民眼工作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