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牢织密社区疫情防线,上海启动公共卫生体系重塑升级“加强版”-LMLPHP

图源:视觉中国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上海的公共卫生体系经受住了疫情考验,也暴露出短板与弱项。4月,《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公布,按下了公共卫生体系重塑升级的启动键。

连日来,对照上海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的目标与任务,杨浦、徐汇、长宁等区接连推出区域“加强版”公卫体系升级计划。

打造“智慧疾控”,做强区域预警监测体系

6月18日,徐汇区公共卫生建设大会召开,公布了徐汇版公共卫生体系升级  “总蓝图”,提出将以“1+1+4”系统建设为牵引,构建“最硬核”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1+1+4”即打造一个总纲,建设一个中心,围绕四个结合,筑牢区域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其中,强调要建设的“一个中心”,就是徐汇区疾控中心。

徐汇区卫健委表示,疾控中心建设是徐汇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升级的核心,为对标一流中心城区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对标国家、市级层面对疾控体系建设的任务要求,徐汇区将全面启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包括提升“一锤定音”的检验检测能力,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与保障能力,形成“智慧疾控”共享应用。

全区统筹,以智能化为抓手,建强指挥“中枢”。徐汇区卫健委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宣布合作共建徐汇区疾控中心,加快提升“硬核能力”,以匹配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卓越城区的定位。

6月17日,长宁区召开公共卫生建设大会,就公共卫生体系机制升级建设公布了63项工作任务清单和45个建设项目,同样涉及建设集中统一、智慧高效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协同综合、灵敏可靠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

大数据赋能“智慧预警”已经体现在多区的计划与实践中。6月8日,杨浦区公布的  “杨浦版”公卫体系升级计划也谈到,将进一步依托“一网统管”信息平台,通过跨部门、跨层级信息整合,打造  “平战结合”的杨浦区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区域防控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和调度。

区域医疗场景整体重塑,为应急救治预留空间

疫情期间,各级医院都在为人民安全保驾护航中经受了考验。而在此次多区的公卫体系升级计划中,区域医疗场景整体重塑,为应急救治预留空间的理念都有体现。

徐汇区中心医院在疫情期间开通云医院“新冠工作室”,迄今总服务量超45万人次;在全市率先收获医疗、医保、商保制度“三牌照”,成为上海互联网医院“领头羊”。截至6月15日,徐汇区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新注册21.4万人,健康管理13.7万人次,预约检验检查2.1万人次,处方药品配送4110件,实现了核心业务云端开展、求医问药一站到位。

中山医院副院长、徐汇区中心医院院长周俭介绍,徐汇区中心医院正以“智慧医院”建设为契机,打造“非接触式”医疗救治门诊及病房、智慧化隔离病房等。

加强区域传染病救治能力,徐汇正着力推进徐汇区中心医院、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两个区域诊治中心的建设。与此同时,徐汇区中心医院还参与徐汇“南部医疗中心”建设。

“南部医疗中心”不仅将对标中山医院,建成“小中山”,更将被打造为国际国内一流的传染病救治区域中心,预留建设的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设计了在紧急情况下能即刻启用的“平战结合型”全层负压病房。此外,“智慧云医院”计划也将加载其上,以符合特殊时期的公共卫生应急需求。

为进一步提升区域传染病救治能力,杨浦区中心医院传染病分院(松花江路3号)改造工程已在推进中,预计到今年8月将建成为独立设置68张床位的传染病救治机构,承担全区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应急处置、诊断和治疗的过度功能。该医院的安图分部病房也将改造为“平战结合”的应急腾空收治点。

一插到底横向联动,增强应急事件防范能力

要想更好地防控疫情,必须在思维上转变,在行动上建立更完备的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徐汇区强调“线上、线下”集合,实施医疗信息化建设工程,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实现“疾控中心—综合医院—社区中心”数据信息实时共享。同时,徐汇区正加快完善全区发热门诊与哨点的合理布局设置,构建“社区初筛—基层首诊—定点诊治”分级分层的疫情防治网络。

一插到底,横向联动,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线,社区增强公卫应急事件防范能力至关重要。作为全市地铁出入口最多的街道之一,徐家汇街道辖区内每天通勤人口达五六十万,徐家汇街道党工委书记林竞君说,今年的疫情也时时提醒他们,在人员、物资、观念上的“准备”都要升级,他们将进一步做强“哨点”,以社区“发热哨点”为基础,以辖区内学校、建筑工地、养老机构等人群聚集单位为重点,继续加强属地社区与基层疾控的联动,开展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协同监测,切实做好“四早”。

“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地理上接近、情感上密切,对病情及流行病史更加熟悉。”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朱兰表示,作为基层防控的重要组成,家庭医生只有更专业、更综合、更高水平,才能真正做到“平时护健康,战时守平安”。在她看来,家庭医生需着重提升五大能力——公共卫生防控能力、临床识别筛查和健康服务能力、应急管理处置能力、社区协调能力,以及舆情信息应对能力。

上海多区的卫生人士都强调,突发公共卫生防范与应对不是“卫生”一家的事,各部门都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联防联控,科学防控,不断提高舆情研判和舆论引导能力,包括大力推广疾病防控知识,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引导市民提高医学素养和健康意识。

06-19 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