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防深度融合,多维度构建申城“硬核”疾控体系-LMLPHP

依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平台,实现基于多部门大数据的全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管理实时化、一体化;探索建立“懂公卫、知临床、能应急”的上海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科学配置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完善应急资源调度机制……6月19日,《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公布,从预警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物资储备等多维度绘就上海公卫体系建设的“施工图”。

上海市卫健委表示,将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动本市公共卫生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到2022年构建灵敏高效、科学精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健全职责明晰、衔接有序、医防融合、中西医并重、保障有力的公共卫生综合服务机制;完善全人群、全周期、全流程的健康服务和管理模式,促进公众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整体提升。

一锤定音,筑牢“1+16”疾控体系网络

根据这份三年行动计划,上海要构建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体系,概括来说是要建成:一个平台、三张网络、一套预案、一支队伍。

其中,一个平台即“上海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信息系统1.0”;三张网络分别是传染病监测预警网络、传染病病原检测网络、传染病应急救治网络;一套预案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体系;一支队伍即组建包括公共卫生、医疗救治、核化救治、心理危机干预、卫生监督、应急护理等专业的公共卫生应急处置“预备役”示范队伍。

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份行动计划重点之一就是聚焦能力提升,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内涵建设。比如,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基础能力,按照新形势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定位,提升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一锤定音”的核心能力、健康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前瞻性研究能力和决策咨询能力。

在区域层面,实施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达标建设和能力提升工程,筑牢“1+16”的疾控体系网络,重点提升现场调查处置和实验室检测等关键能力。

在此期间,不断推进本市发热门诊标准化建设,加强社区发热哨点诊室建设,提高基层传染病甄别与预警能力,健全应急状态下的传染病床位等救治资源“平战转换”机制。

全国率先,探索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首次出现在上海的公共卫生行动计划里。

“我们希望能培养出‘懂公卫、知临床、能应急’的专业人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交流培训处处长袁东介绍,培训旨在提高学员公卫实践能力和临床基本技能“双重能力”。

目前,2019级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已完成全部13周的基础理论与方法阶段学习,并于6月8日开始临床实践阶段,他们分组进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同仁医院、同济医院、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等5家临床培训基地“轮转”。这5家基地医院为此组建了感染科、精神科、急诊科、防保科、儿科、内科和肿瘤科7个专业教学组。首批学员预计将在2022年3月完成所有培训。

在业内看来,随着这批经规范化培训的公共卫生医师“结业”,回到各自岗位的他们将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发挥更大作用,也将为全国探索这类特殊人才培养模式与考评机制贡献实践经验。

医防融合,从“重治疗”到“促健康”

在上海特色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里,“医防融合”的概念很突出。

“很多传染性疾病或不明原因疾病的报告最初都来自临床,从单个病例到系统收集才能发现传染病苗头,因此,临床与公卫必须紧密结合,打通隔阂。”袁东坦言,这也对现阶段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临床医生要了解公共卫生的工作模式和方法,公共卫生医师也必须掌握个案的临床病例特征、流行病学指征等,双方共同承担起公共卫生责任,方能拉起最强疫情“防护网”。

在两年的规范化培训里,学员们要走进市区两级疾控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就是要在“实地”磨练公共卫生思维与意识,开展传染病防控、计划免疫、慢性病防控等各类工作。

事实上,“医防融合”在这份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里贯穿始终。根据这份计划,本市将开展慢阻肺高危人群风险评估和筛查,优化癌症早发现模式,推动社区和医疗机构开展癌症机会性筛查,建立生命早期1000天口腔健康服务模式等。其中,本市将关注“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包括实施老年人认知障碍风险筛查和干预项目,推进对老年常见慢性病、退行性疾病和心理问题的管理,构建基于行为和环境影响因素的“家—校—社区”联动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干预模式,推进儿童早期发展基地建设和儿童神经行为异常筛查与干预,优化妇幼健康管理模式,推进职业人群健康促进工作等。

06-20 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