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图: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 制图:冯晓瑜
一直以来,上海都有着“万国建筑博览”的美誉。一栋栋老建筑,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
申城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情况如何?日前揭晓的首届“上海市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示范项目”,一定程度折射出目前全市文物保护工程的理念和现状。入选的武康大楼、上海总商会旧址等15个示范项目工程类型丰富、施工工法多样,既重视保护修缮,也鼓励活化利用,体现了沪上文物保护工程的技术水平,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修复技艺传承问题的思考。
活化利用 更好发挥历史建筑社会价值
“文物建筑的保护,不应该像‘古董’一样供起来,而是要充分挖掘其承载的城市历史和文化记忆,让它们‘活’在当下。”评委俞斯佳介绍,此次评选不仅考量文物建筑是否保护修缮做得好,不改变文物原状,同时也关注如何活化利用文物资源,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向公众开放,满足多元化需求。
比如,入选的陈望道旧居保护修缮工程不仅复原了陈望道居住时期的历史原貌、保留了家具等历史原物,同时修缮完成的旧居也成为《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有助于进一步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宝庆路三号保护修缮工程则通过提升建筑性能、增加必要的辅助空间,结合现代化展陈需求,将原花园住宅建筑再利用为交响音乐博物馆,为市民提供参观、观演新场所,更好发挥历史建筑的社会价值。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也是活化利用的示范项目之一。参与该工程设计的建筑师邹勋告诉记者,这栋建筑的前身是上海跑马总会,但其实作为跑马的场所只使用了10年时间,之后曾先后入驻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美术馆,再到现在的上海历史博物馆,它一直是上海的文化地标。这之中,经历多次修缮,每次都把最好的精华留存下来,但是又改造它,让它可以满足当时的功能使用,这充分反映了上海“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文物保护原则。
▲从左至右分别为:武康大楼、美琪大戏院、汾阳路150号1号楼、黄浦区179号街坊成片保护工程一期。
在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的愿景下,上海积极探索城市有机更新的理念和方法,在历史环境里如何创新机制,推动城市功能升级、空间品质提升和历史文脉传承的有机结合,做出不少有益的实践。这也是此次评选的另一大突破:不仅重视文物本体,也关注文物控制地带内的新建项目。
以黄浦区179号街坊成片保护工程一期为例,这里拥有非常多的文物、近代建筑,需要成片保护。但它们和新建筑交融在一起,如何保护?这个工程充分利用了街坊所在的十字街,以十字街为轴线,把周围的新旧建筑都串了起来,变成一个非常有烟火气的商业群体。这样,就真正把这一片都“活化”起来。而入选的原大新公司(第一百货)改造工程亦通过对老建筑的改造,和周边与其相协调的新建建筑、区域联动,植入时尚元素,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地标。
人才断层 传统修复技艺面临传承难题
文物保护修缮是精细化工程,要求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复,这不仅需要从设计阶段对传统工法、表现效果有所体现,也考验施工工艺。比如,被誉为沪上“小故宫”、一经开放便成为 “网红”的杨浦区图书馆,其前身是旧上海市图书馆,是典型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建筑的代表作品。在修缮中,传统琉璃瓦和彩绘艺术得到重现,孔雀图案铁艺门扇和水磨石地面得到恢复,具有鲜明特色的外墙和仿古构件得以修复,使这座历经八十多年沧桑的文物建筑依然雄姿勃发。上海历史最悠久的会馆——商船会馆,仅800平方米的修缮面积,就动用了近60名传统工艺技师,单雕花一个环节,就要经过拓印、描线、粗加工、细加工、上油漆等几道工序,力求原汁原味保留会馆的历史底蕴与记忆。
“我们希望把上海最近几年文物保护工程的好经验集中进行推广,也希望借此机会唤起人们对传统修复技艺传承问题的关注。”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学术顾问沈三新如是表达了开展此次评选的初衷。他表示,沪上历史建筑保护的意识和理念是走在很前面的,但面临着传统建筑材料和工匠缺失的难题。以纸筋石灰为例,这是中国传统建筑使用最普遍的一种材料,由于费时且价格不高,很多机构不愿意生产,给文物保护带来了难题。
工匠的缺失,是传统修复技艺传承的难点。比如,鹅卵石墙面、大面积水磨石、清水墙面等,能够承接这类施工工艺的人大多在五六十岁以上,愿意学的年轻人不多,因此存在人才断层的问题。
“文物建筑修缮是集体努力的结晶,需要多工种、多专业的配合。”沈三新透露,此次评选不仅给予建设单位和各参建单位荣誉,也给参建的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其目的便是鼓励文物保护工程从业人员弘扬工匠精神,推动文物保护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未来,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还将开展相关的业务培训,缓解传统修复技艺传承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