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高度凝聚俄国内价值观和共识-LMLPHP

▲6月24日,主战坦克方队参加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新华社发

1945年6月24日,在莫斯科红场,苏联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庆祝卫国战争的盛大阅兵。75年后的今天,因为疫情推迟的胜利日阅兵再次在红场拉开帷幕。对俄罗斯而言,今年的阅兵不仅致敬“第一次”,更是重塑二战史观的重要环节。

致敬“第一次”成红场阅兵亮点

莫斯科时间24日10时(北京时间15时),红场阅兵正式开始。据俄媒报道,今年的胜利日阅兵仍保持传统结构,首先通过红场的是徒步方队,之后是装备方队,最后是由军机和直升机组成的空中方队。

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高度凝聚俄国内价值观和共识-LMLPHP

▲俄罗斯总统普京以及多国元首参加胜利日阅兵。 资料图片

据悉,俄罗斯此次共有1.4万名军人和200多台(套)装备受阅。此外来自中国、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白俄罗斯等12个国家的军人也参加阅兵式。其中,中国是除俄罗斯外的二战五大战胜国中唯一派遣军队参加阅兵的国家,在所有外国军人中,中国人数最多,共有105人参加检阅。

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高度凝聚俄国内价值观和共识-LMLPHP

▲6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方队参加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 新华社发

致敬“第一次”是本次阅兵的一大亮点。1945年5月9日,苏联赢得了对法西斯德国的战争胜利,5月中旬,当时苏联领导人、最高统帅斯大林提议军方举行一次胜利日阅兵式。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操练,终于于当年的6月24日举行。身骑白马的朱可夫元帅、在大雨中拖动德军旗帜的特殊方阵都成为被历史定格的经典画面。

为了致敬经典,本次的阅兵中有一支历史方队,军人身穿传统制服,高举150面荣誉团、师、军和方面军的战旗行进。像1945年一样,红场上奏响当时的军事进行曲《纪念日迎宾进行曲》。此外,同75年前一样的是,参加过当年卫国战争的军事装备也再次受阅。

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高度凝聚俄国内价值观和共识-LMLPHP

▲6月24日,苏-25攻击机梯队参加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新华社发

俄罗斯《红星报》称,包括31辆T-34/85坦克、苏-100自行火炮在内的代表了卫国战争的武器首先受阅,它们从保卫莫斯科到攻陷柏林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除了这些“老战友”,代表了俄罗斯军事长足发展的现代化装备也悉数亮相,包括4辆最新型“阿玛塔”坦克、“虎-M”装甲车和配备遥控作战模块的“台风K”轮式装甲车,“山毛榉-M3”和S-300V4防空导弹系统,“龙卷风-S”火箭炮、TOS-1A和TOS-2重型喷火系统,以及ISDM远程布雷系统、“舞会”岸防导弹系统、“伊斯坎德尔-M”导弹系统等武器装备等。

此外,本次阅兵还首次展示了升级后的“铠甲”SM弹炮合一防空系统,该系统能携带专门用于摧毁无人机的新型小型导弹。“叶”式遥控扫雷车也首次登上红场阅兵舞台,其可探测到百米内的金属地雷,并通过高频电磁波破坏地雷引信,实施远程引爆。

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高度凝聚俄国内价值观和共识-LMLPHP

▲应邀参加阅兵式的二战老士兵。 资料图片

本次阅兵由于疫情推迟,在俄罗斯国内疫情仍然严重的情况下,人员安全是外界关心的重要话题。《红星报》此前称,参阅部队多次进行过新冠病毒检测,只有在未被感染的情况下才能参加红场阅兵。应邀观摩红场阅兵的老战士健康受到特别重视,据悉,他们已在红场阅兵前住进疗养院和休养所进行隔离。

卫国战争胜利凝聚俄国内最大共识

今年是二战胜利75周年,也是俄罗斯胜利日阅兵的“大年”。从去年中旬开始,俄罗斯总统普京便广发“英雄帖”,邀请各国政要前往莫斯科参加胜利日庆典。然而由于疫情等多重因素,最终成行的领导人也只限于独联体和部分东欧国家。

对前苏联国家而言,纪念卫国战争(俄语里称为“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日有着特殊意义。据统计,在苏联时期,胜利日阅兵只举行过四次,分别是1945年的首次阅兵、1965年、1985年、1990年的“大年”纪念。

但在苏联解体以后的1995年,时任总统叶利钦签署了《永久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苏联人民胜利日》的法令,从那时起,胜利日阅兵成为每年红场的固定节目,逢五逢十的年份更甚。进入21世纪,胜利日阅兵几乎已经成为俄罗斯人心中的“圣区”,和近年来兴起的“不朽军团”游行一道成为当下俄罗斯人纪念二战最重要的活动。

近日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95%的俄罗斯民众认为卫国战争胜利是国家20世纪最重要的事件。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昕对本报表示,这是因为过去30年间俄罗斯一直在思考和调整苏联解体后国家的定位,在这个痛苦的寻找过程中,各方逐渐在卫国战争胜利上形成了最大的共识,这一事件几乎成为俄罗斯国内不具争议、又可以凝聚整个国家精神的唯一历史事件。

普京近日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75周年的实际教训》署名文章,在文章中,他认为75年前的战争胜利在今天具有“传承”的现实意义,“无私奉献、爱国主义、爱家乡、爱家庭、爱祖国等价值观念,至今仍是俄罗斯社会的根本和组成部分”。

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式,高度凝聚俄国内价值观和共识-LMLPHP

▲6月24日,女兵列队参加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新华社发

这与7月1日即将举行的修宪全民投票又是密切联系的,这次投票将决定普京未来的政治生涯。张昕认为,普京的二战史观与宪法修正案中的部分内容表述一致,可见无论是情绪上还是法理上,普京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历史记忆高频度地调动民众的共识,从而在修宪投票上争取最大分数。

普京借阐述二战史观提议五核国家协调

需要细致区分的是,在俄罗斯的话题体系中,“伟大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微妙的区别。我国知名俄罗斯史学家闻一曾刊文指出,在俄罗斯人眼里,抗击希特勒的入侵、打败法西斯德国是一场“伟大的卫国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对世界作出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俄罗斯史书大书特书的正是这个“胜利日”,今天重大的纪念活动和阅兵式都是在“伟大卫国战争”的旗号下进行的。而传统上作为对日战争胜利的二战胜利日(俄罗斯一度是9月2日),并未进行盛大的纪念。

在此次阅兵前,普京罕见地用英文发表了署名长文,在文题笼统地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非“伟大卫国战争”的描述,在文中更是罕见地援引历史人物的原话、多次提到各种历史档案,并要求所有国家像俄罗斯一样开放关于二战和二战前的相关档案。张昕认为,这是普京正式地阐述俄罗斯官方的二战史观,更是“借古喻今”,提出适用于当今世界的新倡议。

普京在文章中回顾了从一战到二战的世界格局演进进程,表达了对一战结束后凡尔赛体系和国际联盟的否定,以及对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和联合国等国际机制的肯定态度,在此基础上,他提议召开五核国家(美俄中英法)峰会。

张昕认为,普京的这篇文章将俄罗斯的二战史观和对当前国际格局的看法联系在一起。“回到维也纳(体系)、回到雅尔塔(体系)这样的表达在俄罗斯战略界影响很大,它反映了俄罗斯精英依旧认为大国协调的重要作用。”张昕说:“只是近两年由于全球军控体系遭受威胁,对于核武器的强调逐渐成为大国协调的新议题。因此,普京文章强调的不再是五个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而是五核国家。”

这在俄罗斯国防和外交政策中已经有所体现,6月2日,俄罗斯首次公开了核威慑政策文件,将核力量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06-25 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