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时期的生存机制和创伤最终决定了我们以后如何处理每一种关系。如果父母了解到,他们对待孩子,尤其是对待婴幼儿的方式会影响孩子成年后的人际交往、婚恋、亲子关系,甚至影响孩子的一生,那他们在面对孩子时,言行是否会更慎重一点?如果父母知道,他们面对孩子冷漠而放纵自己的坏脾气时,孩子总是会想方设法委屈自己,照顾父母的情绪,从而维系父母对自己本该毫无条件的照顾时,那么为人父母者是否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言行?
知名心理学家小马克·B·伯格、格兰特·布伦纳等通过多年的研究,并结合他们心理学的临床经验,揭示了父母对待儿童的方式,对儿童成年后对爱的感知以及建立亲密关系的影响。
童年时,父母对儿童的“爱”的演示,甚至会不知不觉地导致我们成年后在各种亲密关系中反复地感到失望、挫败,并且奇怪地疏远那些我们认为与我们最亲近的人,这就是假性亲密关系。
人类的爱各不相同,其中一些比另一些运作得更好。每个人对爱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从何而来?无论我们是面对伴侣还是朋友,无论我们如何理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中的许多人从童年时期习得的“爱”就会体现在我们对待周围世界的方式中。
假性亲密关系潜意识地创造了虚假的关系,以防止他人太亲近,或者防止我们真正建立起亲密关系而对我们带来困扰。在假性亲密关系中,给予和接受被认为是威胁,与他人的联结也是不可能令人满意的。每一个人对于交往中的期望和要求既不会被坦诚提出,也永远不会得到满足。
心理学的临床实践证明,建立假性亲密关系的人,要么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严格控制,要么从幼年开始因焦虑和恐惧而习惯于建立表面亲密的关系。
在儿童早期的成长环境中,照料者——通常是父母——没有充分满足儿童的基本安全需要,甚至照料者本身也长期受到消极情绪的折磨。这些消极情绪导致他们忽视儿童的需要,使得儿童处于焦虑之中,从而促使儿童无意识地试图稳定自己被照料的环境,以使自己感到更安全。而儿童采取的方式通常是——想方设法使照料者感觉良好。因此,假性亲密关系是适应不良的关系。这不是疾病、综合征或病理性的,而是儿童和父母共同构建的一种动力,以规避与亲密相关联的脆弱性。
所以假性亲密关系的产生原因是,童年时,孩子无意识地遵守父母的规则,照顾父母的情绪,以换得父母对自己的照顾,儿童无力选择,只能无意识地做他们需要做的事,以使自己感到安全。
我们与世界的第一次接触(即与父母等照顾者的接触),以及遗传因素,形成了我们早期对亲密关系的预期。这些互动实际上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大脑以及他人信息联结的过程中。
扫描儿童大脑中与依恋有关的脑区进行成像,可能会发现,由于亲子关系不同,不同儿童的脑区活动模式也不同。一个母亲持续关注的孩子比一个母亲更愿意做局外人的孩子,更可能对爱有不同的理解。一个孩子的每一个冲动和心血来潮的想法都能得到满足时,他对爱的理解一定不同于那些必须靠自己才能学会满足和关心自己的孩子对爱的理解。
一些父母想控制他们的孩子,而另一些父母则把他们的孩子扔在一边,以至于孩子不得不在小小年纪做出某种与他们的年龄并不相称的决定。无论如何,孩子总是会对他们父母的交往模式作出反应。在这种适应过程中,他们很少或根本没有有意识的选择,因为他们完全依赖父母生存。他们只是做他们需要做的事情以感觉到安全。
受假性亲密关系影响的人所展示的表象往往被证明是过度补偿,意在转移他们自己和别人对他们注意的焦虑,这种焦虑源于父母对他们的照顾不周,这种焦虑会折磨他们一生。
父母的关系规则是我们生活环境的一部分,除非这些规则唤起了我们注意,否则我们很少会意识到它们。
和父母的关系中的一些规则——比如不要有任何要求,或者要一直感恩——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孤立或空虚,但我们遵循这些规则,以获得情感上的安全感,并确保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不知不觉地,我们把自己塑造为父母分配给我们的角色,并在未来的成人关系中继续扮演这些角色。
童年时期,我们默默地同意遵守父母的规则来照顾他们的情绪和心情,这样他们就会照顾我们。如果父母感到沮丧、焦虑或不开心,我们会尽我们所能使他或她感觉更好。这种纠缠不清的照顾模式(即假性亲密关系)悄然成为我们如何与他人产生关系的决定性动力,最终阻止了真正的联结和亲密。
根据依恋理论,我们学会与外界连接的方式,是建立在我们小时候与最亲近的照顾者,通常是父母如何接触的基础上。我们把与父母相处的方式带入自己未来的关系中,所以我们与人相处的方式成为照顾者与我们关系的产物。在成人关系中对亲密的需求越大,我们的依恋模式所起的作用就越大,这取决于我们的早期依恋与成人情境的共鸣程度。
依恋模式通常被分为安全型或不安全型(例如,回避型或焦虑型),这取决于儿童和照料者之间照顾的质量;孩子出生的先天因素;儿童与照料者的依恋模式的契合。
具有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在生命早期就获得了让他们在情感受挫时,甚至在严重的生活危机中保持基本平衡心态的能力。他们能够让自己感受到情绪和沮丧,但不会受很大的困扰,并相对较快地恢复平静。
相反,具有不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常常觉得生活中正常的起起落落也是如此令人焦虑,以至于他们只能通过回避这些情况才能应对。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分为几个亚型,包括回避型,他们避免或忽略关系;矛盾型,他们喜欢亲密,但又害怕被抛弃,对关系感到焦虑,以及那些具有混乱型依恋模式的人。
因为一个人不一定能在情绪波动范围内挑选某些情绪并与之保持距离,所以阻挡痛苦的情绪常常导致不能容忍任何类型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自发的情感体验。这包括了与人产生共鸣,活得富有同情心,甚至坠入爱河的能力。
为什么识别假性亲密关系如此困难,更不用说修复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变得更仁慈,更慷慨,或更宽容来消除痛苦?
答案是假性亲密关系是对童年模式的强化,我们天真地试图通过以下方式化解感知到的危机:做“乖孩子”让我们的照顾者感觉好些——我们表达感激,变得有趣或努力让别人开心,表现出我们聪明,乐于助人,或者干脆从照顾者的视线中消失——简言之,无论采取什么行动,我们都要尽自己所能解除危机,让照顾者感觉好些,从而让自己感觉更安全。而且这看起来似乎起了作用;产生了更大的安全感,或至少减少焦虑,让我们感觉更安全。
我们人际交往的方式不仅是思考的习惯。我们和最初照顾者的相处经验实际上变成了大脑活动,其塑造了大脑的物理结构,在我们身体的生理功能和行为中显现出来。
孩子的行为释放了大脑中的化学物质,让孩子深深感到安全和保障。习惯性重复之后,这种模式便成了孩子与他人相处的招牌模式,在行为方面和生物大脑活动的层面上都是如此,这种模式会带入成年期。任何对该模式的挑战都会引起孩子的警觉,因为改变可能会降低孩子努力营造出的安全感,让他或她又回到过去试图逃避的恐惧和焦虑中。
当消极的后果给孩子留下的印象是违反规则的代价时,孩子就会感觉很糟糕,从而故意塑造与父母期望一致的行为。为了满足对安全感不断的需要,孩子将在几乎所有的关系中扮演这些角色,所以这种特定方式的行为会使人上瘾。一个人可能一生都不知道他或她在这些行为方式上是如何投入的。
儿童在童年时期为了应对生活环境中的不确定性,与他们的父母达成了微妙的“交易”。这种模式的悲剧性结果是我们接受一种虚假的爱——一种不连贯、没有互惠、也容不下同理心和慈悲的爱。同样令人不安的是,我们了解了被人照顾是不稳定且靠不住的,甚至预料到我们所谓的爱的关系会是一系列的危机。
被迫寻求这种微妙关系的人在找到与他们互补的伙伴方面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一旦前景明确,他们评估了彼此对认真定义但不变的假性亲密关系角色的投入后,充满希望的对话就会随之展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每个人都开始感觉到对方是可以依赖的,那么他们就会兴奋起来,避免犯下寻求互惠性、自发性、亲密性和情感投资的大错。
所以,当我们成年后寻找浪漫的关系时,我们童年的生存模式会引起严重的麻烦。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渴望真正的、令人满意的关系,没有无端的吵闹和痛苦。但是,建立这样的关系需要的不仅仅是愿望;我们需要一张规划图来帮助我们了解其中的过程、体验和技巧,让我们摆脱以往的做事方式,指引我们恢复关系,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