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压力山大?今年以来多位中青年专家教授“英年早逝”-LMLPHP

最近一段时间,对于中国科研学术界来说,是无比悲痛的。

因为,一位又一位优秀的中青年专家教授接连离世。

2020年6月4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副主任、副教授谢铮去世,终年41岁。

2020年6月3日,南京工业大学原副校长、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刘伟庆教授去世,终年56岁。

2020年5月28日,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教授、医学博士阮建伟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终年48岁。

2020年5月25日,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邵强进因病去世,终年48岁。

这不是个别现象,最近几年来,一大批具有突出贡献和巨大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专家接连去世。而他们去世时的岁数,可以说正处于人生中最美好的年龄段。

我们在为逝者哀思,为学术界惋惜的同时,不禁要问:为何这么多的中青年专家教授会“英年早逝”?

要知道,截至2016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达到76岁!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杨国梁,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道出了其中的原因:“科研人员目前的一个生存现状是面临着多重压力。”

科研经费管理、薪酬、评价体制不健全

青年学者接连早逝以及众多科研人员的健康状况堪忧,最根本的问题在于科研体制与管理方式的不健全。

2018年11月,中国科协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63.4%的科研人员认为课题项目预算执行不能根据科研实际需要自主调剂,62.8%的人认为项目经费报销程序繁杂,超过一半的人认为疲于应付经费审计等新问题突出。

目前,在三元工资制的薪酬体系下,岗位津贴和绩效工资须从课题经费中支出。

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这就面临着需要不停找课题经费的巨大压力。如果课题经费出现断档,不仅自己的研究小组难以为继,甚至连自己的工资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曾经有一份高校科研日历,基本上从1月到12月,各种的项目申报和工作总结基本排满。

至于课题经费的获取方式,由于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大多数时候,国人都要忙于应酬。科研人员有时候为了课题、为了经费、为了团队的发展,一样不能免俗。

同时,在我国现有的人才评价体系之下,职称晋升也是科研人员绕不过去的一座“大山”,这对争取经费、科研成果的数量等等都有很大影响。

我国的人才评价体系指标还不够明确,反观国外却指标清晰。如英国对科研人员的评价主要有四个指标:论文、经费、服务和教学。这四个指标中有两个指标达到考核要求就可以了。

历史性科研人才断档带来的副作用

由于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临着技术性人才队伍的严重断档现象。

于是,一大批中青年提前进入了科研领军的战壕。如今看来,改革开放初期大胆使用中青年科研人员,人才断档的历史问题似乎是解决了,但这也带来一个弊端:如今,抓住历史机遇的中青年占据了大部分重要的位置,那后来的中青年该如何发展呢?

和上一代比,他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晋升的速度大大地放缓,甚至比正常还要慢,他们遇到了提升的玻璃天花板。

不,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玻璃钢天花板,如果没有超强的实力,是很难突破这层天花板的。

所以,对科技人员进行调查发现,在从心理自我实现的角度看,超过半数的人对本身工作的满意度一般或不太满意,其中,一般占46.79%,不太满意占9.43%,还有非常不满意占0.38%。

这也造成了上位者劳累、后进者忧虑的现象。不管是劳累还是忧虑,都是中青年科研人员健康的主要凶手之一。

一项保险调查显示:重大疾病平均索赔年龄是42岁,70后、80后已经成为癌症亲睐的对象!

工作时间过长,睡眠和运动时间短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全良好。”

由于科研工作具有较大的自主性,不像常规工作那样遵循规律的上下班时间。

但是,这看似灵活的工作时间,把握不好就变成了没有“下班”时间。

2018年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科技工作者普遍工作时间过长,平均每周工作49.7小时,比2008年的47.3小时和2013年的48.8小时有所增加。以每周工作5天计算,平均每天工作9.94小时,最长超过16个小时。

几乎每一所著名高校的科研实验室,到了深夜也是灯火辉煌,处于奋斗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们由于过多的加班,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吃饭只是他们延续生命的需要,完全谈不上生活的乐趣。

工作时间过长影响了科技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随着工作时间失控和延长,工作对家庭更容易发生负面影响。

医学研究显示,日均工作时间超过10个小时的人,认知能力明显下降,情绪体验也较差,睡眠问题也随之增多。

睡眠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的焦虑状况,科技工作者作为高端脑力劳动者,睡眠质量尤为重要。

科研人员压力山大?今年以来多位中青年专家教授“英年早逝”-LMLPHP

调查结果显示,有17.34%的科技人员晚上12点以后入睡,超7成的人存在睡觉不足的问题。

中国科技工作者大多以看电视、玩电脑、读书、听音乐为主要的休闲活动,66.4%的科技工作者有一项或基本不参加运动类休闲活动,仅有8.2%的人有三项以上的运动类休闲活动。

已有研究证明,看电视、读书这一类休闲方式的减压效果并不明显,而是否从事运动类休闲活动,与他们的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

博士和硕士学历的科技工作者,每周花在运动上的时间都不足5小时,显著少于其他学历群体,他们通过挤压有利于健康的运动时间,换取更多的工作时间,长此以往,可能会给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现有医疗保障体系存在的部分缺陷

也许,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科研是一项高危性的工作。

做科学研究并不像普通人想象的那么美好:到草原上跑一跑,在田间看一看,到民间访一访,这不是科研,这只是调研。

科技工作者更多的时间是呆在实验室,像是物理、化学、生物学相关专业,必须每天要跟射线、有毒有害化学试剂打交道。

除此之外,一些常见的职业性疾病,在科研人员身上发生的概率也较高。

据中国科协的调查结果显示:

四成科技工作者患有某种类型的常见疾病,患颈椎和椎间盘疾病的比例最高为22.4%,其次是高血压为7.8%、关节炎为7.5%;

三分之一的科技工作者存在长期身体疲劳或腰背酸痛等亚健康症状;

近三成的科技工作者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科技工作者群体中的体育人口比例不到四分之一。

2015年,杭州市科协的一项调查显示,杭州市科技人员中,高血压、颈椎病高出其他人群3倍以上,亚健康的比例达到50%以上,还有易疲劳、神经衰弱和情绪不稳等亚健康的表现。

迄今为止,我国的医疗体系还只是关注一些表面疾病,比如对科技工作者每年体检一次,但表单都是同样的内容,脂肪肝、体重超标、亚健康等等。

没有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针对性检查,只能发现外在的病,而不能发现潜在的病,更不能阻止病情的发生。

特别是2018年美年健康曝出造假消息后,更是让人们对浮于表面的体检失去了信任。

突然有一天癌症、心脏病等毫无征兆的发作,往往会危及生命。

所以,对于一位又一位中青年专家的离开,我们要做的不能只是悲痛,更要反思,关注科技工作者的健康问题。

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是根本,健全的医疗体系是保障,科技工作者都能在宽松的科研环境、充分的经费保障、先进的医疗条件下,才能保证科研成果。

不然的话,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来源:募格学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06-27 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