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中国博物馆公开课》于刘海粟美术馆开讲了,并在网络平台同步直播。这一系列课程将成为大众享受博物馆的又一休闲客厅,由此认识博物馆、熟悉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当代信息技术对博物馆的革命性或颠覆性改变,将成为国际博物馆发展的最大趋势。”这是首堂课上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段勇与人们分享的观点。
这样的看法,是基于当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等快速发展、融合,正在深刻影响和重新塑造人类社会的大背景而得出的。他认为,这种处于某种临界点的科技当然也会对作为社会公共文化载体的博物馆产生深刻影响。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着博物馆的形态,重塑着博物馆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的关系。
段勇说,回顾历史,人类社会共发生过三次技术革命,它们对博物馆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一次是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机械技术革命,它与启蒙运动一起,推动了近代博物馆理念的诞生和博物馆的兴起;第二次是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电力技术革命,它与全球化一起,推动了传统博物馆类型的普及和完善;第三次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信息技术革命,它与人工智能等一起,正在重塑和改变博物馆的形态及关联关系。
而对于当代信息技术对博物馆发展的影响,则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90年以美国国会图书馆“美国记忆”项目为开端的数字博物馆阶段(或称博物馆数字化);二是2007年以“欧洲虚拟博物馆”为标志的虚拟博物馆阶段,这使脱离实体的博物馆成为可能;三是2014年以中国6家博物馆开展试点为标志的智慧博物馆阶段,意味着博物馆形态和关联关系全面智慧化。
彻彻底底的虚拟博物馆——克雷默博物馆,不存在于现实世界,只存在于VR中
现今全球的博物馆正处于这第三个阶段。博物馆似乎正在由必要的实体“场所”转变为可能的虚拟“空间”;博物馆收藏、展示的对象正在由传统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等生命有限、终将消亡的“本体”转变为这些本体所承载的生命延续、变相永生的“信息”及其价值;博物馆观众的角色正在由被动、自发的“固定套餐”式的体验者、学习者转变为主动、自觉的“自由点菜”、“自主烹饪”式的享受者、主导者??
“在这次突如其来并持续至今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占全球博物馆总数90%的8.5万家实体博物馆被迫闭馆谢客,其中13%将永久关闭。这是国际博物馆事业的重大损失和巨大挫折。但是,网上博物馆和虚拟博物馆等却‘因祸得福’,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发的春天,成千上万的‘云展览’抚慰着人们焦虑的心情,构成疫情期间一道难忘的亮丽风景。这也预示着新技术在未来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将发挥特殊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段勇说。在他看来,革命性或颠覆性的新技术究竟会给博物馆的发展带来哪些更广更深的改变,还有待时间和实践给出答案,而这种改变无疑是值得关注、期待、参与的。
全景故宫
段勇特别提到,大学博物馆在当代博物馆新技术的传播应用方面曾发挥引领作用。比如: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克兰勒特艺术馆是世界上最早在国际互联网上开设网站的博物馆;中国的数字博物馆建设也始于2001年的教育部项目“现代远程教育网上公共资源建设—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工程”;上海大学博物馆从2014年开始编辑出版《博物馆?新科技》,迄今仍是全国博物馆界唯一的新技术专业刊物;上海大学2018年在全国率先招收“智慧博物馆方向”文物博物馆专业硕士生……
“博物馆形态可以变,博物馆的关联关系可以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博物馆的宗旨仍应是保护和传承人类社会的多元文化和多彩环境,由此决定的博物馆的收藏和展示职能也没变。”段勇认为,博物馆在技术革命时代的态度应该是立足宗旨,以不变应万变。
上海博物馆“心灵的风景:泰特不列颠美术馆珍藏”VR展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由新华网客户端、南京艺术学院和上海大学共同主办,由刘海粟美术馆、南艺国际博物馆信息中心和上海大学博物馆承办。这一系列课程将顺应信息时代国际博物馆事业发展的新趋势,立足长三角,联动全国,并逐步辐射国际,为业内外提供一个常规性、体系化、高质量的网上直播公益课堂。话题将围绕博物馆展开,包括但不限于博物馆管理、文物收藏、展览策划、博物馆学理论、文化遗产保护、智慧博物馆、艺术史、文化发展等主题,邀请全国各高校、博物馆、科研机构的相关专家和学者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