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李子柒”缘何选择回归乡村-LMLPHP

浦东惠南海沈村是奥运冠军钟天使的家乡,村里打造骑行文化,设置了五彩斑斓的骑行道、奥运冠军陈列室等。  

从离开农村读书工作,到选择回乡创业,80后阮林芳一头扎进了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一口乡音,被人称作上海版“李子柒”。

“我希望通过努力能让乡村人生活得更好,让更多年轻人回归乡村。”作为乡村创客的领路人,阮林芳和小伙伴们的“乡村梦”赶上了好时机。最近几年,惠南镇接连启动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等乡村振兴计划,阮林芳尝试把很多新锐元素带入海沈村的建设中,她的团队从原先的两人,增加到现在的7人,全部都是回归乡村的年轻人。

这几天,阮林芳忙得不亦乐乎,一场场直播为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带货”,刚刚开幕的惠南瓜果节又成了推广乡村旅游的好契机……她告诉记者:“现在的农村正处于变迁中,天地广阔,大有可为,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乡村梦,从“进城”到“回乡”

一走进海沈村的乡创空间,很多人一眼就会被阮林芳设计的海沈村“形象代言人”——卡通版“海小天”和“8424西瓜”等文创产品所吸引,这些如今都是游客喜爱的纪念品。

出生在浦东农村的阮林芳至今仍记得,小时候父母给她灌输这样的思想——“要好好读书,离开这里才有出息,否则以后的命运就只能是种田。”

2000年,她离开农村,进城读书工作。一切似乎如父母所愿,她成了繁华市区写字楼里的一名程序员。然而,她依然经常回想起儿时乡村那满满的人情味,那是心底最珍贵的一份记忆。

一次偶然的机会,阮林芳听说惠南镇正在筹谋乡村改造计划,要建设“海沈、桥北、远东”三村连片的乡村振兴示范区。曾经在其他地方有过设计改造经验的她动心了,“乡村梦”开始向她招手。

2018年初,阮林芳和小伙伴们走进了海沈村。那个时候,乡创空间还只是一个破败的仓库,旁边就是农田。

经过近一年努力,旧仓库华丽变身。去年3月20日,乡创空间正式开业的那个晚上,村民们聚了过来,还打开微信给城里的儿女现场直播:“村里也有喝咖啡的地方了。”

海沈村是自行车奥运冠军钟天使的家乡,村里打造骑行文化,设置了五彩斑斓的骑行道、奥运冠军陈列室等。而乡村创客空间则成了轨道交通16号线惠南东站的一座地标,在这里,坐着地铁来寻梦成为现实,骑着自行车来探索成为习惯。骑行运动和乡野文化串联起农业和旅游,催化着农旅融合发展。

人来人往,农村才会更有活力

阮林芳构想的,并不是只有田野和咖啡。“要让年轻人愿意回归农村,让他们留在这里,就要有承载梦想和事业的空间。”她说,“海沈村距地铁站近,我们要打造一片没有大门的乡创园区。”

更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开始加入进来,组成了一支扎根泥土的回乡创业团队,大家的想法出奇一致:要圆一圆这样一个“乡村梦”。于是,阮林芳又把自己的旅游公司迁到了村里,希望更多创意企业入驻,带动民宿、餐饮等业态发展。

人的回归是乡村振兴最本质的推动力。村庄人来人往,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力,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

“我们村里已经有了自己的网红主播,抖音粉丝超过11万。”阮林芳说的是同样选择“回归”的庄志强,海沈村最年轻的村委会干部,也是直播带货达人。作为土生土长的海沈人,庄志强当兵退伍后投身到家乡建设,参与并见证着海沈村的乡村振兴。“为什么选择回到家乡,当一名村干部?”每次面对这个问题,庄志强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有归属感、认同感。“谁不愿意看着自己的家乡越变越美、越变越好呢?”

今年,惠南镇还专门成立了沪乡文化创意促进中心,致力于找到乡愁的寄托,将融入海沈村等农村发展中的“沪乡文化”挖掘、传承、发扬,同时,吸引更多“沪乡人”怀揣着乡村的文脉与情怀,回归这片土地。

宜居宜业宜游,希望在田野上

夜幕降临,“碧水田林、黛瓦人家”的村庄格局加上道路两旁的灯带,夜晚中的海沈村呈现出不一样的色彩。

越来越美的农村成了更多人愿意回来的理由。近几年的“美丽庭院”创建为村里打好了乡村振兴的底板,目前该村是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正在创建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去年起推行的垃圾分类,海沈村积极响应,实现了“垃圾不出村”,作物秸秆等农业生产废弃物经过机械粉碎后还田,既生态又环保。

希望在田野上。以骑促旅、以旅兴农、以农兴文、以文兴产,打造成为“沪乡文化”主题村、  “自行车运动”特色村和“乡村创客”集聚村,海沈村将与远东、桥北三村联合,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综合体的区域发展。

惠南镇党委书记潘秀红表示,传承优势农业、发展农旅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惠南将以背靠国际大都市及自然的乡村肌理、优质农产品等先天优势来增强乡土自信,以高标准的农业、高品质的旅游保证来增强乡村魅力,以三村联动、搭建多元平台等资源集聚来增强乡村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创业者“回归田野”,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人人都能拥有归属认同”。

06-28 0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