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上海作为首个“吃螃蟹”的城市,在垃圾分类这件“小事”上庄严立法,全民参与、全程发力。
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谈起上海垃圾分类一年间的新特点和新挑战,他说了两个词:“加减乘除”和“百十千万”。
“加减乘除”,“新时尚”改变一座城
垃圾分类能否成功,考验的是市民素质,从“他律”实现“自律”的转变。有法律法规支撑,有市民全员参与,有志愿者全程引导,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越发浓厚。
邓建平表示,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可以用“加、减、乘、除”来概括。
“加”体现在:资源化利用实现增量,截至今年5月,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6266吨/日,湿垃圾分出量9796吨/日,有害垃圾分出量3.1吨/日,分别同比增长89.2%、58.9%和18倍。因为分类细致、纯度高、质量有保障,分出的垃圾得到了更高效的资源化利用,回收利用率达到35%。
“减”落实在:干垃圾处置量减量,降至1.5万吨/日,同比下降25.4%;垃圾填埋处置比例,从41%下降到20%。
“乘”立足在:垃圾分类社会效益倍增,市民垃圾基本养成分类习惯,居住区垃圾分类达标率从2018年的15%倍增到90%。
“除”着力在:环境污染点大幅减少,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后,住宅小区环境改善;废物箱减少后,道路公共场所环境卫生保持良好。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明显下降,以某焚烧厂为例,垃圾分类以后二噁英监测浓度在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又下降约90%,危险废物飞灰比例从2018年的2.3%下降至1.7%。
“十百千万”,2000多万上海市民一条心
破解“垃圾围城”,塑造绿色生活,只要用心,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市民从不习惯到习惯,上海推进垃圾分类带来的新变化让人欣慰。“垃圾分类,从我做起”,把它从贴在墙上的标语变为全社会的新时尚,需要城市治理精细化,拿出绣花功夫;需要政策执行张弛有道、刚柔并济;也需要市民积极响应、主动配合,才能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好。
上海市民到底多给力?即便在大雨倾盆的早上,撑伞赶来倒垃圾的居民络绎不绝。从一个人的努力扩展到2000多万人的合力,从一户人家的行动到千家万户的践行,“十百千万”的格局悄然演进。
“十”,10个区评选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成立16支区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分队,53支街道(镇、乡)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队。
“百”,垃圾分类示范街镇达135个,市区两级生活垃圾管理社会监督员940人;
“千”,垃圾分类宣传和普法宣传覆盖5800个居村委会,1千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垃圾分类实效测评。
“万”,全市开展集中培训1.6万余场次,市、区、街镇三级垃圾分类志愿者达到3万余名,完成居民入户宣传980余万次,发放宣传资料4500余万份。
四个“加”,做好今年持久战
今年,上海垃圾分类工作逐步由攻坚战转入持久战。
邓建平表示,上海将继续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巩固提升分类实效,着力完善全程分类体系,攻坚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推进顶层设计体系化、投放管理精细化、全程分类标准化、监督管理信息化,从而实现垃圾分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
首先是加大巩固提升分类实效。今年,上海将通过党建引领、社区自治、广泛动员,居住区(村)和单位分类达标率力争达到95%,示范街镇力争达到85%以上。为此,上海将坚持高标准推进垃圾分类,居民区(村)推行“五有”——有设施设备、有宣传告知、有回收服务、有长效管理、有分类实效,单位推行 “三规范一明显”——分类容器配置规范、宣传告知规范、保洁人员作业规范、分类实效明显。
其次是加速完善两网融合体系。今年,上海将完成6000个可回收物服务点、170座中转站和10座集散场标准化审核;培育一批功能型资源化利用项目,确保低价值可回收物出路稳定,实现全覆盖回收、全品种利用、全口径统计。
三是加快处置能力建设。今年上海计划新增干垃圾焚烧能力2000吨/日,干垃圾焚烧总能力达到2.13万吨/日;新增湿垃圾集中处置能力1450吨/日,湿垃圾就地处理能力500吨/日,湿垃圾处理总能力将达到7000吨/日。
四是加强政策引导。今年,上海将结合土壤污染治理和化肥减量工作,研究制定湿垃圾利用产品推广政策;督促各区制定实施低价值可回收物回收补贴政策,提高回收利用率。
图:邢千里、叶辰亮、赵立荣、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