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厄尔尼诺,今夏暴雨频“上线”的原因竟在千里之外!北半球气候格局或已发生改变-LMLPHP

今年入汛以来,上海已出现四次暴雨过程,累积雨量较常年平均明显偏多,市区偏多高达三成,堪称“暴力梅”。放眼全国,6月以来,南方已出现五轮强降雨,全国暴雨预警连发了28天,简直是“泼水的节奏”。或许多数人难以相信,今年我国多地频现的暴雨天气居然和北极的极端高温有关。

全球的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是个共同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全球气候变暖正在改变北半球的大气环流,从而改变人们曾经习以为常的温度场和湿度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指出,从今夏我国降雨的频次和强度来看,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北半球的气候格局或已发生改变,而今已经传导到人们的切身感受了。

37.8℃!北极圈现极端高温,不断刷新纪录

6月20日,位于北极圈内的俄罗斯维尔霍扬斯克地区入夏,气温达到37.8℃,创下新纪录。往常,该地6月的最高气温平均值为20℃。而据气象专家估计,该地区的人们很可能会很快见证又一个高温新纪录的诞生。

不是厄尔尼诺,今夏暴雨频“上线”的原因竟在千里之外!北半球气候格局或已发生改变-LMLPHP

气象学家们很早就注意到,今年的北半球比往年偏暖。丁一汇表示,去年冬天至今,北半球的平均气温比往年偏高0.5℃左右。这是一个很高的数值,要知道,2015年是自有现代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其气温也仅比1961-1990年的平均气温高出约0.76℃。

近年来,北极高温并不是只发生在夏天。2015年12月到2016年1月间,北极圈内发生过一次强烈的升温,几天之内温度大约升高了30℃。

北半球的持续偏暖主要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人为因素,即人类活动导致碳排放增加而产生的温室效应;二是自然因素,主要是海洋的冷暖变化周期或循环。当前,北半球大西洋海水处于正位相,即海水也是暖的,这进一步加剧了海冰的融化。

温室效应叠加海洋变暖,“正正”叠加,北半球高温热浪频发,也加速了新一轮增温周期到来。据全球科学家观察预测,高温热浪很可能到2030年成为全球气候的新常态。在这段之前的时间里,北半球的高温热浪将逐步向气候的新常态趋近。

厄尔尼诺?不,高温热浪才是南方暴雨的“推手”

今年南方暴雨,将不少人的记忆拉回到了1998年的那场特大洪水。近年来,在科学家们坚持不懈的科普下,南方多雨大都与厄尔尼诺现象“脱不了干系”。那么,今年多地暴雨也是厄尔尼诺造成的吗?

“据我们观察,今年厄尔尼诺是比较弱的,这意味着近期我国连续遭遇强降雨的背后另有原因。”丁一汇告诉记者,早在两年前举行的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上,他就提醒公众注意,北半球的高温热浪会导致全球暴雨和洪水的风险增加,海平面也会随之上升。

不是厄尔尼诺,今夏暴雨频“上线”的原因竟在千里之外!北半球气候格局或已发生改变-LMLPHP

他进一步解释说,在过去南北温度分布是北冷南热、赤道-极地温差较大的大气环流格局中,北半球形成的是较强西风带,而当全球变暖后,极地和中纬度之间的温差减小、没那么大了,西风带强度减弱,从而更易形成大振幅大气波动。在中纬度地区的大气高压脊不断向北推进,压迫极地冷气团向南移动,向南的冷空气在地球自转等力的作用下形成高空冷涡,这种情况今年入夏在华北十分明显。较强的冷涡 中的冷空气可到达长江流域与暖空气交汇形成频繁发生的强降雨。

“所以,高温热浪向北推进形成的高压脊向极地伸展,压迫极地冷气团南下形成冷涡,是形成全国多地降水的主要原因。”丁一汇说。

上海入汛已经历四次暴雨,梅雨天气几时休

今年入汛以来,上海已出现四次暴雨过程,这种“雨雨雨”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在丁一汇看来,今年是观察高温热浪对北半球气候影响非常关键的一年。按照往常经验,上海一般在7月10日至15日左右“出梅”,“如果梅雨带能够如期推到华北地区,那么上海汛期有望在7月中旬结束,反之,则意味着汛期还要延长,关键看高温热浪能够向北极圈‘输送’多少暖空气。”

不是厄尔尼诺,今夏暴雨频“上线”的原因竟在千里之外!北半球气候格局或已发生改变-LMLPHP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预计未来两周中高纬环流有所调整,东北冷涡较前期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将维持偏强偏西特征,我国主雨带还将在江淮-江南之间摆动。这也意味着,上海很可能还会出现几轮较强的降水过程。

不论是今年初出现的“最暖小寒”还是我们正在遭遇的“暴力梅”,无不说明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加速影响我们的生活,曾经的习以为常被打破,一些极端罕见、百年一遇的现象有可能变成“新常态”,人们要做好提前应对的准备。

摄影:袁婧

06-29 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