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读完荆歌童年课系列的又一本新书《美术课》,迫不及待地想与小朋友和大朋友们分享:这是一本值得所有的艺术教师、父母与孩子共读的儿童教育小说。
我特别喜欢荆歌的文字,自然、洗练、干净、明朗、幽默,喜欢他的故事,有哲理、有张力、有悬念、有意思、有魅力。我的喜欢当然还有一个很私人的原因,他写的场景、物件、人物,很多我特别熟悉。
本文配图均为荆歌绘
这本书的故事是以一个叫丁端端的小女孩的自述口吻展开的。这是一个喜欢音乐和美术,有着绘画天赋的女孩子,也是班级的美术课代表。但是,她的妈妈开始并不支持她学画画。与许多父母一样,妈妈还是希望她学好语数外主课,以后考一所好学校。在妈妈生日的时候,小女孩给她画了一幅具有马蒂斯风格的肖像作为礼物。但是,妈妈一点儿也不喜欢。一直到这张画得了奖,在报纸上发表,妈妈才突然改变了主张,不仅支持她学画,还要出钱请家教来指导她学画画。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妈妈的出发点都不是孩子的个性与兴趣,而是市场和功利、考试与分数。幸好,小女孩的爸爸比较开明通达,认为并不是每个练琴的孩子都要成为郎朗,“小孩子只要天天向上,健康成长,并不见得每个人都要成为杰出人才”。父母之间教育观点的不一致,也是许多家庭教育的真实写照。
小女孩的美术课老师田老师是一个幽默风趣、教学方法独特而且审美水平很高的美术老师。他在课堂上循循善诱,让同学们自由发挥,告诉同学们看作品时如何审美,创作时如何不要拘泥于真实,不追求“像”,而要打开思维、放飞想象,无拘无束地用内心的感受和独到的视角去画画,画出自己的个性。
田老师告诉学生,要把画画好,首先得知道什么样的画才是好画,所以要多看大师的作品,提高鉴赏力。
田老师要大家多读书,他认为,一个不读书的人,他的世界是很小的。书里的世界,比现实世界更广大、更辽阔;书里的时间,比现实时间更悠远、更丰富。画画和读书其实是一样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的世界更丰富、更美丽、更有趣味。
田老师还告诉大家,好的画其实不应该是用笔画出来的,而是用心、用脑、用情感画出来的,这些东西比技术更重要。只有眼界高远、内心丰富,画出来的画才有魅力,才能迷人。
这是田老师的美术课,其实更是荆歌老师的美术课。作为一个书画造诣颇深的作家,荆歌把自己对于书画艺术的理解,通过田老师的讲述,传达给孩子们。
作为美术课,荆歌特意安排了一个转学插班生费浩然和美术实习老师小杜出场。前者是灶画高手,后者是陶艺巧匠。田老师也因此把大家带到了民间手工艺术的世界,从剪纸、刺绣、木偶、皮影、木雕、玉雕、微雕,到泥塑、面塑、木刻年画、彩蛋画、花灯和傩面等等,色彩斑斓的民间艺术打开了孩子们的视界。小杜老师热情洋溢,像大姐姐一样与同学们打成一片,她和田老师一起带着同学们去陶艺工坊做陶艺,让同学们制作个性化的杯子,体验了创造的快乐。小杜老师的故事说明,真正的好老师,其实与年龄无关。
书的最后是关于现代艺术的介绍。小女孩的一幅叫做《风》的美术作品获得了参加美术展的资格,在夏令营上,同学们欣赏到《风》在风吹动下的景象,遇到了已经毕业并在美术馆工作的小杜老师,大家一起吃火锅,一起唱歌,一起憧憬未来。
在不长的篇幅之中,荆歌还介绍了不少艺术大师及其作品,讲述了文身、玉雕,讲述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与感情纠葛,他驾驭故事和文字的能力很强。当然,作为教育学者,正如读《语文课》一样,我还是最欣赏他的艺术教育主张。这本书,不仅仅是给孩子的,也是给艺术老师和所有希望孩子走上艺术之路的父母们的。
知道我喜欢收藏签名版图书,细心的荆歌在书上仍然有他富有特色的签名:“斜阳一抹,青山数点,万里澄江如练”。元代词人滕宾的这首《鹊桥仙》中的词句,不就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