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2天确诊先天性食道闭锁,8月大已行多次胸腔手术,面对命悬一线的宝宝,这家医院这么做-LMLPHP

出生第二天还没好好在父母怀里躺一躺,小墨便被诊断为先天性食道闭锁,出现呛奶、呼吸急促等症状,嘴角更是如同螃蟹一样时常吐着泡泡。

出生后8个多月,小墨即在当地医院先后进行了2次食道修补手术。不幸的是,手术并未取得成功,其食道和气管、胸膜始终连通,造成肺部、胸腔严重感染,更为棘手的是小墨还合并气道狭窄,呼吸困难。

父母怀着一丝希望,几经辗转,通过长途救护车将小墨转运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PICU)接诊了这个九月龄宝宝。

看着呼吸困难,无法进食的小生命,重症医学科立即组织了普外科、胸外科、消化科等多学科进行了床旁会诊,共同商讨病情。

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伟明介绍,刚到PICU时,小墨营养情况极差,上着呼吸机还合并较为严重的肺部及胸腔感染。

反复住院、手术,造成小墨术后呼吸机撤离困难,气胸,胸腔积液、长期禁食,静脉营养,肝功能损害,孩子病情每况愈下。

经检查发现,小墨食管瘘口位置高且瘘口巨大,气管粘膜也存在可疑瘘口。

鉴于小墨整体情况较差,多学科团队会诊后决定先行消化内镜进行经皮穿刺胃造瘘手术,改善患儿营养状态并积极控制感染后再行瘘口修补手术。

“肺部感染、胸膜瘘是导致小墨反复发病和手术的罪魁祸首。”陈伟明直言,虽然小墨不经口进食,但唾液等还是会流向气道。由于气道随呼吸每天气流的冲刷,自然状况下食道气道的瘘管很难闭合。

因此,这一瘘管的闭合是决定小墨能否彻底战胜病魔的关键。

出生2天确诊先天性食道闭锁,8月大已行多次胸腔手术,面对命悬一线的宝宝,这家医院这么做-LMLPHP

但这手术究竟该怎么做?

一般来说,接手行多次胸腔手术的患儿,意味着开胸即面对粘连严重的胸腔结构,外科医生常会感到非常棘手。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儿科医院专家团队决定用小手术解决大问题。

通过胃镜从口腔进入食道,借助纤维支气管镜探查瘘管,再用微型金属夹夹闭瘘口。短短半小时左右的操作避免了孩子的“巨创”也避开了医生的困境。

儿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陈功教授表示,近几年外科与消化科、麻醉科携手已治愈了多例类似病例,经验丰富。

对于小墨存在的右侧支气管狭窄的问题。陈伟明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在狭窄的支气管内充开球囊,就像吹气球一样把狭窄的支气管支撑开,经过数次球囊扩张治疗,小墨的支气管狭窄已大为改善。

目前,小墨的肺部感染已逐渐控制,并脱离呼吸机治疗,复查的胸片好转,食道造影瘘管消失了。

孩子恢复了往日的活泼,体重也在增长,已和爸爸妈妈团聚。

>>>相关链接:

先天性食道闭锁是新生儿较常见的先天畸形,是一类重要的儿童出生缺陷疾病,发病率约为1/2500-4000。

先天性食管闭锁并非通过产前诊断全部都能发现。这类孩子中约50%伴有其他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肛门闭锁、泌尿道畸形等。

07-09 13:06